大宁天盛元年四月,太平郡主月依入宫采选,被封“纯皇贵妃”,此次采选秀女,只封了一妃,一嫔,三位贵人,五位才人,为大宁采选秀女最少一次。
杨宸以为自己赢了,偌大的奉天殿里,再没有人试图用结党进谏的方法逼迫皇帝做什么,他以为自己可以还大宁百姓一个盛世,与所爱之人在这座长安城里长相厮守了。
可他终究还是输了。
天盛元年,关中大旱,河西地陷,胶西浊水改道入淮,灾民百万,饿殍遍野。
时人以“天盛篡位,贪色失德,苍天示警!”
天盛元年九月,登基不足一年的杨宸被迫于长安奉天殿下罪己诏,同年,为崔亢平反赠光禄寺少卿,谥号“襄烈”
同月,诏归家半年的王太岳重返京师,空虚了半年之久的首辅之位,再度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兵败无妨,早晚能打赢,水患无妨,早晚能治好,地陷大旱无妨,有足够的粮草赈济灾民,而且也不会年年如此。杨宸还是以为自己会赢,所以没有再离开过长安一步,勤恳地在这座繁华帝都做着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
天盛二年元年旦月,皇后宇文雪生下公主杨浠,天盛帝大喜,以此为苍天垂怜,祖宗庇佑,封“和盛公主”
天盛二年春,中军将军洪海率辽东铁骑三万,破辽北阿满部。
天盛二年五月,河道总督王敬治浊水起效,浊水归于旧有水道。
就在杨宸踌躇满志想要大展宏图创下父兄所不能及的伟业之时,一道噩耗,被送去了兴庆宫。
天盛二年六月,圣母皇太后宇文云染疾,杨宸率皇后及后宫妃嫔及百官北上兴庆宫探视。
纯皇贵妃月依,因怀有身孕,不便随驾,留在了长安。
阴谋,也就此而起。
天盛二年六月初三,月依生产。
大宁史官关于纯皇贵妃的记载,也就停留在了那一句:“二年六月初三,亥时三刻,纯皇贵妃月氏生皇三子杨澈,是夜,贵妃血崩薨,初四子时一刻,皇三子杨澈薨。”
史官笔下的故事到此结束,已经足够隐晦,这是给天下臣民和后世子孙的交代。可杨宸,最终从史书里抹去了关于纯皇贵妃月氏与杨澈的所有记载。
大宁六月的影卫密档里却记下了一句:
“初五日,上闻宫中惊变,孤身返京,杀太医院监正路征,杖杀宫女内侍百余”
“初六日,横岭关,上尽遣众侍,入密阁,未令人所见。”
“初七日夜,北返京师,诏,南诏国国主月腾位同一等亲王爵,世袭罔替,南诏入大宁永世不征之国。”
天盛三年,在大宁的四海渐安之后,长安多了一座望向南面的揽月楼。
南诏的凉都城外的一处宅院里,一件青衫,整齐在摆放在榻上。
一名年轻的女子扶着正在蹒跚学步的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提醒道:“澈儿,小心前面的石子哦”
四海之内最负盛名的长乐宫里,一切如昨日的故事。
许多年后,天盛帝最小的孙儿在天盛帝杨宸的寿宴上问了一个问题:“皇爷爷,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年已花甲的天盛帝望着南面,有些慨然:“是奉我父皇的诏命,离开长安,去定南道就藩,做我的楚王”
儿孙与群臣恍然,疑心天子年老,已经听不清这样的问题了。
可天盛帝终其一生,最想要的日子,又何尝不是在那座王府里,为父兄尽忠,有贤德的王妃,美丽的侧妃,还有命运与自己一样相似的冤家呢?
“皇后,我想回阳明城了”
这是大宁史册里,庙号高宗,谥号文武圣皇帝的天盛帝杨宸驾崩之日,留给儿孙的最后一句话。
......
“春去春又来,春来更有好花枝,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崔亢重重地在地上磕头以后,赵构心里开始了然,一个御史,今日既然敢这么做,那只有一个原因:他的背后,有推手,有同党。
坐在龙椅上数月之久后,杨宸也渐渐领会了朝中政争之时的情形,所以尽管他此刻脸色铁青,却还是亲自为月依解释道:
“朕在定南潜邸就藩之时,对此也有所知,太平郡主与多吉,不过是曾口头许下婚约,后多家狂悖犯上,朕出兵征讨,还是太平郡主之父,诏王月凉差以兵马钱粮相助,这事,太宗皇帝知道,兵部的存档的军报也知道;至于云单贡布,诏王从未答应将太平郡主许给云单贡布,这一切不过是云单家欺瞒南诏,欲以太平郡主在藏司为质要挟南诏结盟,诏王从未应允!与朕一道破了大昭寺的人,也是南诏大将军,太平郡主次兄,月鹄。月腾送来京师的求援信里早已明言。”
“可月依羁縻大昭寺日久,为云单贡布之妻半年,藏司南诏人尽皆知,清白与否,陛下遣宫中女官验身便是!”
崔亢说完后,杨宸强压下胸中的怒火,仍旧说道:“太平郡主乃是番邦贵女,不可如此轻贱!”
此言一出,顿时惹得王太岳和宇文杰都身子一怔,他们两人清楚,天子这情急之下说的话,要犯众怒了。大宁的秀女是哪儿来的,不就是今日在朝上这些人的女儿么?不就是大宁那些世族名门之后么?
论骂人,或者论给人下套,这偌大的朝堂,又有几人是言官的对手呢?
“那陛下此言,是说我大宁的女儿轻贱?不如一个番邦之女来得尊荣?凡入宫为妃嫔之女,皆需验身,据臣所知,时至今日,并未有尚寝局的女官前去鸿胪寺验身,未曾验身之人,如何可入秀女名录?想必其中缘由,也定是有人打算欺君,玷污我皇族血脉!”
不止内阁,便是满朝文武都觉着崔亢骂得有点过了,月依自离开大昭寺已有半年之久,何来玷污血脉之说。
“臣请陛下,先遣尚衣局女官验身,若太平郡主确系处子之身,便加入秀女名录,臣今日在朝中中伤南诏郡王,自会请罪。可若验明,太平郡主早已失身,臣斗胆!请陛下将月依逐出京师,严惩南诏郡王!”
月依是不是处子之身,天底下没有人比他杨宸更清楚,可今日当着满朝文武,他也不可能直言,当初在大昭寺是自己这位从前的大宁楚王殿下,如今的大宁天子,在名不正言不顺之时,与人亲近。
“朕说了,太平郡主乃千金之躯,不可如此折辱!”
“那陛下既为君父,我大宁的女儿也算是陛下的骨肉,就该折辱?这不过是照着宫规行事,陛下执意不肯,还要罔顾宫规,莫非是贪恋美色,执意将此女纳入后宫?陛下英明神武,臣深慨于心,怎会因贪恋美色,而如此有伤我皇家气度,何况请人验身,不也正是还太平郡主一个清白。陛下!贪色误国!”
杨宸已然是怒不可遏,额头的青筋暴起,被怒火冲散了理智:“朕承继太祖皇帝与父兄所遗之三世基业,不敢言殚精竭虑,却也常忧国事,怎么从你口中,就变成了一个贪色误国之人,你可知,这是大不敬?”
“那陛下可还记得,骊山的烽火?姑苏的瑶台?朝歌的狼烟?还有陛下当初就藩与回京路上皆会经过的马嵬驿?”
“大胆!你将朕比作那些亡国之君?”
“臣只是想提醒陛下,贪色误国!先帝春秋正盛,为何早故?将基业交付于陛下?臣等不敢言,陛下还不知道么?”
“完了”
这是宇文杰和王太岳两人此刻唯一的念头。
“请陛下即刻遣人,入鸿胪寺,验明郡主之身,臣愿在此等着!”
说罢,崔亢将自己的乌纱帽取了下来,放在了一旁,这个举动很简单,便是明摆着告诉上面那位天子:“今儿这事,没完!”
“哈哈哈哈,崔亢,你要在朕这儿博一个直颜犯谏的名声,可是打错了算盘!我堂堂大宁的庙堂,不为天下百姓争,竟然要争这样的事?”
“陛下的事,便是国事,国事便是天下百姓的事,便是天下百姓的事,便没有大小!”
杨宸离开了龙椅,走下了台阶,他看了一眼站在左右的王太岳和宇文杰等人,他觉着自己在这偌大的奉天殿里有些孤独。上一次这么孤独的时刻,还有自己的几位皇兄,龙椅上海坐着自己的父皇。
在他眼里,崔亢和他背后之人或许是知道了什么,可明明知道了,还执意用一个女子的清白名声来博此直言进谏的名声,那才是真正的其心可诛。
“那若朕告诉你,朕今日就不呢!”
“若陛下执意要纳一位三嫁之女入后宫,任由奸逆欺君罔上,那臣唯有一死了”
“毫无旁证,便一口一个三嫁之女,你用女儿家的清白为自己博一个名声,当真不觉有愧圣人教诲?”
“圣人只教臣忠君之事!没教别的,那陛下呢?为了一个女子,莫非还要犯我大宁不杀御史言官的先河?陛下不怕后人指摘陛下,贪色误国?先帝之事,就在昨日!陛下今日若不将此祸国魅主的妖女逐出长安,臣虽死不得瞑目!”
崔亢就在杨宸的脚下叩首,砸在地上,砰的一声。
杨宸两手背负在了身后,盯着奉天殿的殿外:“朕,还没什么怕的,倒是你,现在又将人家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儿说成了祸国魅主的妖女,那朕呢?在你眼中,是不是会因为贪恋美色,国破家亡啊?”
“臣不敢!”
“你已经敢了!”杨宸怒吼一声,群臣也就跪在了地上:“锦衣卫!”
“在!”
身穿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的锦衣卫在大殿的两旁齐声应道。
“将此无父无君,妖言惑众,有辱郡主清白名誉,犯上不敬的狂徒拿了,拖出去!廷杖一百!”
“一百?”
群臣震惊之余,又等来了杨宸的另外一句话:“着实了打!”
真正要命的,只有这四个字。
“诺!”
杨宸自登基之日的第一日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但只有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的皇祖父为何要设廷杖,只是吵架骂人,便是他十个杨宸也可能吵不过一个熟读五经,饱读经典的御史言官。
“臣虽死!也要在九泉之下看着陛下!还请陛下将臣的眼睛放在玄武门,让臣看看,我大宁是如何被一个庸主亡了国!”
“你把自己比作伍子?可朕不是在姑苏修瑶台那位”杨宸缓缓走回了龙椅。
“陛下!”
群臣开始为杨宸求情,但杨宸已经不愿再听:“诸位,是英雄是狗熊,总不能让人家崔亢一个人受着,还有谁要朕去鸿胪寺验明正身的,都站出来吧!”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杨宸的猜测没有错,从始至终,打算用月依这个名声来做文章的,都不止一个人。
“锦衣卫!拖出去,廷杖五十!散朝!”
“诺!”
“陛下!”
杨宸正要不理会群臣直接回甘露殿时,庭外传来了动静:“陛下,崔亢已经晕了!”
“接着打!打满一百棍!从玄武门,给朕扔出去!”
“完了”
王太岳的感慨不再是为崔亢和这帮御史担忧,而是杨宸,此刻的他,算是真正触了众怒。
初九,崔亢因廷杖丧命,被扔到宫外,初九夜,御史台及言官十九人,将今日一并挨打的大臣二十一人,一共四十人,夜叩西华门求面圣,哭声震天。
初十,三省六部九寺,群臣联名一百二十一人,上奏请辞。
十一,国子监太学士三百八十二于宫前集结,上血书,求面圣!
十二,罢朝
十三,罢朝。
十四,上朝之人,不过三十二人,缺者,一百一十八人。
十五,长安太学士及布衣百姓围住鸿胪寺,杨宸命羽林卫护卫,太学士折辱羽林卫指挥使完颜巫为:“北奴禽兽贱婢之所出”因而丧命。
十六,崔亢头七,联名请辞的文武大臣及太学士与长安百姓为崔亢发丧。
十七,杨宸下诏,一日之期,辞官者,或官复原职,或入夜之前离京。
十八,内阁宰辅王太岳为此请辞,以求平息众怒。
十九,杨宸下诏重组司礼监及秘书监。
二十,杨宸下诏命吏部举各道去岁考成之优者入京,当日,下令裁减自永文帝和天和帝扩建的国子监规模,重新回到广武年间的太学士三百三十人之旧制,参与宫门血谏之人,十年不得入春闱。
元年二月二十一,真正为杨宸平息众怒的人回到了长安,大宁皇后宇文雪亲率女官入鸿胪寺验身,还太平郡主月依清誉,因为宇文雪的特殊身份,所以无人敢说宇文雪会有心包庇月依,而验身之举,也视作天子姿态的稍稍妥协。
哄闹过后,崔亢死了,那些打算借此发难逼迫杨宸就范乃至给新君一个下马威的文武们,或留任,或被赶出长安,群情激奋要为崔亢鸣不平,杀入鸿胪寺斩了妖女的学子被迫走向了回到故土的路上。
大宁天盛元年四月,太平郡主月依入宫采选,被封“纯皇贵妃”,此次采选秀女,只封了一妃,一嫔,三位贵人,五位才人,为大宁采选秀女最少一次。
杨宸以为自己赢了,偌大的奉天殿里,再没有人试图用结党进谏的方法逼迫皇帝做什么,他以为自己可以还大宁百姓一个盛世,与所爱之人在这座长安城里长相厮守了。
可他终究还是输了。
天盛元年,关中大旱,河西地陷,胶西浊水改道入淮,灾民百万,饿殍遍野。
时人以“天盛篡位,贪色失德,苍天示警!”
天盛元年九月,登基不足一年的杨宸被迫于长安奉天殿下罪己诏,同年,为崔亢平反赠光禄寺少卿,谥号“襄烈”
同月,诏归家半年的王太岳重返京师,空虚了半年之久的首辅之位,再度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兵败无妨,早晚能打赢,水患无妨,早晚能治好,地陷大旱无妨,有足够的粮草赈济灾民,而且也不会年年如此。杨宸还是以为自己会赢,所以没有再离开过长安一步,勤恳地在这座繁华帝都做着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
天盛二年元年旦月,皇后宇文雪生下公主杨浠,天盛帝大喜,以此为苍天垂怜,祖宗庇佑,封“和盛公主”
天盛二年春,中军将军洪海率辽东铁骑三万,破辽北阿满部。
天盛二年五月,河道总督王敬治浊水起效,浊水归于旧有水道。
就在杨宸踌躇满志想要大展宏图创下父兄所不能及的伟业之时,一道噩耗,被送去了兴庆宫。
天盛二年六月,圣母皇太后宇文云染疾,杨宸率皇后及后宫妃嫔及百官北上兴庆宫探视。
纯皇贵妃月依,因怀有身孕,不便随驾,留在了长安。
阴谋,也就此而起。
天盛二年六月初三,月依生产。
大宁史官关于纯皇贵妃的记载,也就停留在了那一句:“二年六月初三,亥时三刻,纯皇贵妃月氏生皇三子杨澈,是夜,贵妃血崩薨,初四子时一刻,皇三子杨澈薨。”
史官笔下的故事到此结束,已经足够隐晦,这是给天下臣民和后世子孙的交代。可杨宸,最终从史书里抹去了关于纯皇贵妃月氏与杨澈的所有记载。
大宁六月的影卫密档里却记下了一句:
“初五日,上闻宫中惊变,孤身返京,杀太医院监正路征,杖杀宫女内侍百余”
“初六日,横岭关,上尽遣众侍,入密阁,未令人所见。”
“初七日夜,北返京师,诏,南诏国国主月腾位同一等亲王爵,世袭罔替,南诏入大宁永世不征之国。”
天盛三年,在大宁的四海渐安之后,长安多了一座望向南面的揽月楼。
南诏的凉都城外的一处宅院里,一件青衫,整齐在摆放在榻上。
一名年轻的女子扶着正在蹒跚学步的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提醒道:“澈儿,小心前面的石子哦”
四海之内最负盛名的长乐宫里,一切如昨日的故事。
许多年后,天盛帝最小的孙儿在天盛帝杨宸的寿宴上问了一个问题:“皇爷爷,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年已花甲的天盛帝望着南面,有些慨然:“是奉我父皇的诏命,离开长安,去定南道就藩,做我的楚王”
儿孙与群臣恍然,疑心天子年老,已经听不清这样的问题了。
可天盛帝终其一生,最想要的日子,又何尝不是在那座王府里,为父兄尽忠,有贤德的王妃,美丽的侧妃,还有命运与自己一样相似的冤家呢?
“皇后,我想回阳明城了”
这是大宁史册里,庙号高宗,谥号文武圣皇帝的天盛帝杨宸驾崩之日,留给儿孙的最后一句话。
......
“春去春又来,春来更有好花枝,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崔亢重重地在地上磕头以后,赵构心里开始了然,一个御史,今日既然敢这么做,那只有一个原因:他的背后,有推手,有同党。
坐在龙椅上数月之久后,杨宸也渐渐领会了朝中政争之时的情形,所以尽管他此刻脸色铁青,却还是亲自为月依解释道:
“朕在定南潜邸就藩之时,对此也有所知,太平郡主与多吉,不过是曾口头许下婚约,后多家狂悖犯上,朕出兵征讨,还是太平郡主之父,诏王月凉差以兵马钱粮相助,这事,太宗皇帝知道,兵部的存档的军报也知道;至于云单贡布,诏王从未答应将太平郡主许给云单贡布,这一切不过是云单家欺瞒南诏,欲以太平郡主在藏司为质要挟南诏结盟,诏王从未应允!与朕一道破了大昭寺的人,也是南诏大将军,太平郡主次兄,月鹄。月腾送来京师的求援信里早已明言。”
“可月依羁縻大昭寺日久,为云单贡布之妻半年,藏司南诏人尽皆知,清白与否,陛下遣宫中女官验身便是!”
崔亢说完后,杨宸强压下胸中的怒火,仍旧说道:“太平郡主乃是番邦贵女,不可如此轻贱!”
此言一出,顿时惹得王太岳和宇文杰都身子一怔,他们两人清楚,天子这情急之下说的话,要犯众怒了。大宁的秀女是哪儿来的,不就是今日在朝上这些人的女儿么?不就是大宁那些世族名门之后么?
论骂人,或者论给人下套,这偌大的朝堂,又有几人是言官的对手呢?
“那陛下此言,是说我大宁的女儿轻贱?不如一个番邦之女来得尊荣?凡入宫为妃嫔之女,皆需验身,据臣所知,时至今日,并未有尚寝局的女官前去鸿胪寺验身,未曾验身之人,如何可入秀女名录?想必其中缘由,也定是有人打算欺君,玷污我皇族血脉!”
不止内阁,便是满朝文武都觉着崔亢骂得有点过了,月依自离开大昭寺已有半年之久,何来玷污血脉之说。
“臣请陛下,先遣尚衣局女官验身,若太平郡主确系处子之身,便加入秀女名录,臣今日在朝中中伤南诏郡王,自会请罪。可若验明,太平郡主早已失身,臣斗胆!请陛下将月依逐出京师,严惩南诏郡王!”
月依是不是处子之身,天底下没有人比他杨宸更清楚,可今日当着满朝文武,他也不可能直言,当初在大昭寺是自己这位从前的大宁楚王殿下,如今的大宁天子,在名不正言不顺之时,与人亲近。
“朕说了,太平郡主乃千金之躯,不可如此折辱!”
“那陛下既为君父,我大宁的女儿也算是陛下的骨肉,就该折辱?这不过是照着宫规行事,陛下执意不肯,还要罔顾宫规,莫非是贪恋美色,执意将此女纳入后宫?陛下英明神武,臣深慨于心,怎会因贪恋美色,而如此有伤我皇家气度,何况请人验身,不也正是还太平郡主一个清白。陛下!贪色误国!”
杨宸已然是怒不可遏,额头的青筋暴起,被怒火冲散了理智:“朕承继太祖皇帝与父兄所遗之三世基业,不敢言殚精竭虑,却也常忧国事,怎么从你口中,就变成了一个贪色误国之人,你可知,这是大不敬?”
“那陛下可还记得,骊山的烽火?姑苏的瑶台?朝歌的狼烟?还有陛下当初就藩与回京路上皆会经过的马嵬驿?”
“大胆!你将朕比作那些亡国之君?”
“臣只是想提醒陛下,贪色误国!先帝春秋正盛,为何早故?将基业交付于陛下?臣等不敢言,陛下还不知道么?”
“完了”
这是宇文杰和王太岳两人此刻唯一的念头。
“请陛下即刻遣人,入鸿胪寺,验明郡主之身,臣愿在此等着!”
说罢,崔亢将自己的乌纱帽取了下来,放在了一旁,这个举动很简单,便是明摆着告诉上面那位天子:“今儿这事,没完!”
“哈哈哈哈,崔亢,你要在朕这儿博一个直颜犯谏的名声,可是打错了算盘!我堂堂大宁的庙堂,不为天下百姓争,竟然要争这样的事?”
“陛下的事,便是国事,国事便是天下百姓的事,便是天下百姓的事,便没有大小!”
杨宸离开了龙椅,走下了台阶,他看了一眼站在左右的王太岳和宇文杰等人,他觉着自己在这偌大的奉天殿里有些孤独。上一次这么孤独的时刻,还有自己的几位皇兄,龙椅上海坐着自己的父皇。
在他眼里,崔亢和他背后之人或许是知道了什么,可明明知道了,还执意用一个女子的清白名声来博此直言进谏的名声,那才是真正的其心可诛。
“那若朕告诉你,朕今日就不呢!”
“若陛下执意要纳一位三嫁之女入后宫,任由奸逆欺君罔上,那臣唯有一死了”
“毫无旁证,便一口一个三嫁之女,你用女儿家的清白为自己博一个名声,当真不觉有愧圣人教诲?”
“圣人只教臣忠君之事!没教别的,那陛下呢?为了一个女子,莫非还要犯我大宁不杀御史言官的先河?陛下不怕后人指摘陛下,贪色误国?先帝之事,就在昨日!陛下今日若不将此祸国魅主的妖女逐出长安,臣虽死不得瞑目!”
崔亢就在杨宸的脚下叩首,砸在地上,砰的一声。
杨宸两手背负在了身后,盯着奉天殿的殿外:“朕,还没什么怕的,倒是你,现在又将人家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儿说成了祸国魅主的妖女,那朕呢?在你眼中,是不是会因为贪恋美色,国破家亡啊?”
“臣不敢!”
“你已经敢了!”杨宸怒吼一声,群臣也就跪在了地上:“锦衣卫!”
“在!”
身穿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的锦衣卫在大殿的两旁齐声应道。
“将此无父无君,妖言惑众,有辱郡主清白名誉,犯上不敬的狂徒拿了,拖出去!廷杖一百!”
“一百?”
群臣震惊之余,又等来了杨宸的另外一句话:“着实了打!”
真正要命的,只有这四个字。
“诺!”
杨宸自登基之日的第一日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但只有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的皇祖父为何要设廷杖,只是吵架骂人,便是他十个杨宸也可能吵不过一个熟读五经,饱读经典的御史言官。
“臣虽死!也要在九泉之下看着陛下!还请陛下将臣的眼睛放在玄武门,让臣看看,我大宁是如何被一个庸主亡了国!”
“你把自己比作伍子?可朕不是在姑苏修瑶台那位”杨宸缓缓走回了龙椅。
“陛下!”
群臣开始为杨宸求情,但杨宸已经不愿再听:“诸位,是英雄是狗熊,总不能让人家崔亢一个人受着,还有谁要朕去鸿胪寺验明正身的,都站出来吧!”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杨宸的猜测没有错,从始至终,打算用月依这个名声来做文章的,都不止一个人。
“锦衣卫!拖出去,廷杖五十!散朝!”
“诺!”
“陛下!”
杨宸正要不理会群臣直接回甘露殿时,庭外传来了动静:“陛下,崔亢已经晕了!”
“接着打!打满一百棍!从玄武门,给朕扔出去!”
“完了”
王太岳的感慨不再是为崔亢和这帮御史担忧,而是杨宸,此刻的他,算是真正触了众怒。
初九,崔亢因廷杖丧命,被扔到宫外,初九夜,御史台及言官十九人,将今日一并挨打的大臣二十一人,一共四十人,夜叩西华门求面圣,哭声震天。
初十,三省六部九寺,群臣联名一百二十一人,上奏请辞。
十一,国子监太学士三百八十二于宫前集结,上血书,求面圣!
十二,罢朝
十三,罢朝。
十四,上朝之人,不过三十二人,缺者,一百一十八人。
十五,长安太学士及布衣百姓围住鸿胪寺,杨宸命羽林卫护卫,太学士折辱羽林卫指挥使完颜巫为:“北奴禽兽贱婢之所出”因而丧命。
十六,崔亢头七,联名请辞的文武大臣及太学士与长安百姓为崔亢发丧。
十七,杨宸下诏,一日之期,辞官者,或官复原职,或入夜之前离京。
十八,内阁宰辅王太岳为此请辞,以求平息众怒。
十九,杨宸下诏重组司礼监及秘书监。
二十,杨宸下诏命吏部举各道去岁考成之优者入京,当日,下令裁减自永文帝和天和帝扩建的国子监规模,重新回到广武年间的太学士三百三十人之旧制,参与宫门血谏之人,十年不得入春闱。
元年二月二十一,真正为杨宸平息众怒的人回到了长安,大宁皇后宇文雪亲率女官入鸿胪寺验身,还太平郡主月依清誉,因为宇文雪的特殊身份,所以无人敢说宇文雪会有心包庇月依,而验身之举,也视作天子姿态的稍稍妥协。
哄闹过后,崔亢死了,那些打算借此发难逼迫杨宸就范乃至给新君一个下马威的文武们,或留任,或被赶出长安,群情激奋要为崔亢鸣不平,杀入鸿胪寺斩了妖女的学子被迫走向了回到故土的路上。
大宁天盛元年四月,太平郡主月依入宫采选,被封“纯皇贵妃”,此次采选秀女,只封了一妃,一嫔,三位贵人,五位才人,为大宁采选秀女最少一次。
杨宸以为自己赢了,偌大的奉天殿里,再没有人试图用结党进谏的方法逼迫皇帝做什么,他以为自己可以还大宁百姓一个盛世,与所爱之人在这座长安城里长相厮守了。
可他终究还是输了。
天盛元年,关中大旱,河西地陷,胶西浊水改道入淮,灾民百万,饿殍遍野。
时人以“天盛篡位,贪色失德,苍天示警!”
天盛元年九月,登基不足一年的杨宸被迫于长安奉天殿下罪己诏,同年,为崔亢平反赠光禄寺少卿,谥号“襄烈”
同月,诏归家半年的王太岳重返京师,空虚了半年之久的首辅之位,再度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兵败无妨,早晚能打赢,水患无妨,早晚能治好,地陷大旱无妨,有足够的粮草赈济灾民,而且也不会年年如此。杨宸还是以为自己会赢,所以没有再离开过长安一步,勤恳地在这座繁华帝都做着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
天盛二年元年旦月,皇后宇文雪生下公主杨浠,天盛帝大喜,以此为苍天垂怜,祖宗庇佑,封“和盛公主”
天盛二年春,中军将军洪海率辽东铁骑三万,破辽北阿满部。
天盛二年五月,河道总督王敬治浊水起效,浊水归于旧有水道。
就在杨宸踌躇满志想要大展宏图创下父兄所不能及的伟业之时,一道噩耗,被送去了兴庆宫。
天盛二年六月,圣母皇太后宇文云染疾,杨宸率皇后及后宫妃嫔及百官北上兴庆宫探视。
纯皇贵妃月依,因怀有身孕,不便随驾,留在了长安。
阴谋,也就此而起。
天盛二年六月初三,月依生产。
大宁史官关于纯皇贵妃的记载,也就停留在了那一句:“二年六月初三,亥时三刻,纯皇贵妃月氏生皇三子杨澈,是夜,贵妃血崩薨,初四子时一刻,皇三子杨澈薨。”
史官笔下的故事到此结束,已经足够隐晦,这是给天下臣民和后世子孙的交代。可杨宸,最终从史书里抹去了关于纯皇贵妃月氏与杨澈的所有记载。
大宁六月的影卫密档里却记下了一句:
“初五日,上闻宫中惊变,孤身返京,杀太医院监正路征,杖杀宫女内侍百余”
“初六日,横岭关,上尽遣众侍,入密阁,未令人所见。”
“初七日夜,北返京师,诏,南诏国国主月腾位同一等亲王爵,世袭罔替,南诏入大宁永世不征之国。”
天盛三年,在大宁的四海渐安之后,长安多了一座望向南面的揽月楼。
南诏的凉都城外的一处宅院里,一件青衫,整齐在摆放在榻上。
一名年轻的女子扶着正在蹒跚学步的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提醒道:“澈儿,小心前面的石子哦”
四海之内最负盛名的长乐宫里,一切如昨日的故事。
许多年后,天盛帝最小的孙儿在天盛帝杨宸的寿宴上问了一个问题:“皇爷爷,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年已花甲的天盛帝望着南面,有些慨然:“是奉我父皇的诏命,离开长安,去定南道就藩,做我的楚王”
儿孙与群臣恍然,疑心天子年老,已经听不清这样的问题了。
可天盛帝终其一生,最想要的日子,又何尝不是在那座王府里,为父兄尽忠,有贤德的王妃,美丽的侧妃,还有命运与自己一样相似的冤家呢?
“皇后,我想回阳明城了”
这是大宁史册里,庙号高宗,谥号文武圣皇帝的天盛帝杨宸驾崩之日,留给儿孙的最后一句话。
......
“春去春又来,春来更有好花枝,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崔亢重重地在地上磕头以后,赵构心里开始了然,一个御史,今日既然敢这么做,那只有一个原因:他的背后,有推手,有同党。
坐在龙椅上数月之久后,杨宸也渐渐领会了朝中政争之时的情形,所以尽管他此刻脸色铁青,却还是亲自为月依解释道:
“朕在定南潜邸就藩之时,对此也有所知,太平郡主与多吉,不过是曾口头许下婚约,后多家狂悖犯上,朕出兵征讨,还是太平郡主之父,诏王月凉差以兵马钱粮相助,这事,太宗皇帝知道,兵部的存档的军报也知道;至于云单贡布,诏王从未答应将太平郡主许给云单贡布,这一切不过是云单家欺瞒南诏,欲以太平郡主在藏司为质要挟南诏结盟,诏王从未应允!与朕一道破了大昭寺的人,也是南诏大将军,太平郡主次兄,月鹄。月腾送来京师的求援信里早已明言。”
“可月依羁縻大昭寺日久,为云单贡布之妻半年,藏司南诏人尽皆知,清白与否,陛下遣宫中女官验身便是!”
崔亢说完后,杨宸强压下胸中的怒火,仍旧说道:“太平郡主乃是番邦贵女,不可如此轻贱!”
此言一出,顿时惹得王太岳和宇文杰都身子一怔,他们两人清楚,天子这情急之下说的话,要犯众怒了。大宁的秀女是哪儿来的,不就是今日在朝上这些人的女儿么?不就是大宁那些世族名门之后么?
论骂人,或者论给人下套,这偌大的朝堂,又有几人是言官的对手呢?
“那陛下此言,是说我大宁的女儿轻贱?不如一个番邦之女来得尊荣?凡入宫为妃嫔之女,皆需验身,据臣所知,时至今日,并未有尚寝局的女官前去鸿胪寺验身,未曾验身之人,如何可入秀女名录?想必其中缘由,也定是有人打算欺君,玷污我皇族血脉!”
不止内阁,便是满朝文武都觉着崔亢骂得有点过了,月依自离开大昭寺已有半年之久,何来玷污血脉之说。
“臣请陛下,先遣尚衣局女官验身,若太平郡主确系处子之身,便加入秀女名录,臣今日在朝中中伤南诏郡王,自会请罪。可若验明,太平郡主早已失身,臣斗胆!请陛下将月依逐出京师,严惩南诏郡王!”
月依是不是处子之身,天底下没有人比他杨宸更清楚,可今日当着满朝文武,他也不可能直言,当初在大昭寺是自己这位从前的大宁楚王殿下,如今的大宁天子,在名不正言不顺之时,与人亲近。
“朕说了,太平郡主乃千金之躯,不可如此折辱!”
“那陛下既为君父,我大宁的女儿也算是陛下的骨肉,就该折辱?这不过是照着宫规行事,陛下执意不肯,还要罔顾宫规,莫非是贪恋美色,执意将此女纳入后宫?陛下英明神武,臣深慨于心,怎会因贪恋美色,而如此有伤我皇家气度,何况请人验身,不也正是还太平郡主一个清白。陛下!贪色误国!”
杨宸已然是怒不可遏,额头的青筋暴起,被怒火冲散了理智:“朕承继太祖皇帝与父兄所遗之三世基业,不敢言殚精竭虑,却也常忧国事,怎么从你口中,就变成了一个贪色误国之人,你可知,这是大不敬?”
“那陛下可还记得,骊山的烽火?姑苏的瑶台?朝歌的狼烟?还有陛下当初就藩与回京路上皆会经过的马嵬驿?”
“大胆!你将朕比作那些亡国之君?”
“臣只是想提醒陛下,贪色误国!先帝春秋正盛,为何早故?将基业交付于陛下?臣等不敢言,陛下还不知道么?”
“完了”
这是宇文杰和王太岳两人此刻唯一的念头。
“请陛下即刻遣人,入鸿胪寺,验明郡主之身,臣愿在此等着!”
说罢,崔亢将自己的乌纱帽取了下来,放在了一旁,这个举动很简单,便是明摆着告诉上面那位天子:“今儿这事,没完!”
“哈哈哈哈,崔亢,你要在朕这儿博一个直颜犯谏的名声,可是打错了算盘!我堂堂大宁的庙堂,不为天下百姓争,竟然要争这样的事?”
“陛下的事,便是国事,国事便是天下百姓的事,便是天下百姓的事,便没有大小!”
杨宸离开了龙椅,走下了台阶,他看了一眼站在左右的王太岳和宇文杰等人,他觉着自己在这偌大的奉天殿里有些孤独。上一次这么孤独的时刻,还有自己的几位皇兄,龙椅上海坐着自己的父皇。
在他眼里,崔亢和他背后之人或许是知道了什么,可明明知道了,还执意用一个女子的清白名声来博此直言进谏的名声,那才是真正的其心可诛。
“那若朕告诉你,朕今日就不呢!”
“若陛下执意要纳一位三嫁之女入后宫,任由奸逆欺君罔上,那臣唯有一死了”
“毫无旁证,便一口一个三嫁之女,你用女儿家的清白为自己博一个名声,当真不觉有愧圣人教诲?”
“圣人只教臣忠君之事!没教别的,那陛下呢?为了一个女子,莫非还要犯我大宁不杀御史言官的先河?陛下不怕后人指摘陛下,贪色误国?先帝之事,就在昨日!陛下今日若不将此祸国魅主的妖女逐出长安,臣虽死不得瞑目!”
崔亢就在杨宸的脚下叩首,砸在地上,砰的一声。
杨宸两手背负在了身后,盯着奉天殿的殿外:“朕,还没什么怕的,倒是你,现在又将人家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儿说成了祸国魅主的妖女,那朕呢?在你眼中,是不是会因为贪恋美色,国破家亡啊?”
“臣不敢!”
“你已经敢了!”杨宸怒吼一声,群臣也就跪在了地上:“锦衣卫!”
“在!”
身穿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的锦衣卫在大殿的两旁齐声应道。
“将此无父无君,妖言惑众,有辱郡主清白名誉,犯上不敬的狂徒拿了,拖出去!廷杖一百!”
“一百?”
群臣震惊之余,又等来了杨宸的另外一句话:“着实了打!”
真正要命的,只有这四个字。
“诺!”
杨宸自登基之日的第一日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但只有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的皇祖父为何要设廷杖,只是吵架骂人,便是他十个杨宸也可能吵不过一个熟读五经,饱读经典的御史言官。
“臣虽死!也要在九泉之下看着陛下!还请陛下将臣的眼睛放在玄武门,让臣看看,我大宁是如何被一个庸主亡了国!”
“你把自己比作伍子?可朕不是在姑苏修瑶台那位”杨宸缓缓走回了龙椅。
“陛下!”
群臣开始为杨宸求情,但杨宸已经不愿再听:“诸位,是英雄是狗熊,总不能让人家崔亢一个人受着,还有谁要朕去鸿胪寺验明正身的,都站出来吧!”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杨宸的猜测没有错,从始至终,打算用月依这个名声来做文章的,都不止一个人。
“锦衣卫!拖出去,廷杖五十!散朝!”
“诺!”
“陛下!”
杨宸正要不理会群臣直接回甘露殿时,庭外传来了动静:“陛下,崔亢已经晕了!”
“接着打!打满一百棍!从玄武门,给朕扔出去!”
“完了”
王太岳的感慨不再是为崔亢和这帮御史担忧,而是杨宸,此刻的他,算是真正触了众怒。
初九,崔亢因廷杖丧命,被扔到宫外,初九夜,御史台及言官十九人,将今日一并挨打的大臣二十一人,一共四十人,夜叩西华门求面圣,哭声震天。
初十,三省六部九寺,群臣联名一百二十一人,上奏请辞。
十一,国子监太学士三百八十二于宫前集结,上血书,求面圣!
十二,罢朝
十三,罢朝。
十四,上朝之人,不过三十二人,缺者,一百一十八人。
十五,长安太学士及布衣百姓围住鸿胪寺,杨宸命羽林卫护卫,太学士折辱羽林卫指挥使完颜巫为:“北奴禽兽贱婢之所出”因而丧命。
十六,崔亢头七,联名请辞的文武大臣及太学士与长安百姓为崔亢发丧。
十七,杨宸下诏,一日之期,辞官者,或官复原职,或入夜之前离京。
十八,内阁宰辅王太岳为此请辞,以求平息众怒。
十九,杨宸下诏重组司礼监及秘书监。
二十,杨宸下诏命吏部举各道去岁考成之优者入京,当日,下令裁减自永文帝和天和帝扩建的国子监规模,重新回到广武年间的太学士三百三十人之旧制,参与宫门血谏之人,十年不得入春闱。
元年二月二十一,真正为杨宸平息众怒的人回到了长安,大宁皇后宇文雪亲率女官入鸿胪寺验身,还太平郡主月依清誉,因为宇文雪的特殊身份,所以无人敢说宇文雪会有心包庇月依,而验身之举,也视作天子姿态的稍稍妥协。
哄闹过后,崔亢死了,那些打算借此发难逼迫杨宸就范乃至给新君一个下马威的文武们,或留任,或被赶出长安,群情激奋要为崔亢鸣不平,杀入鸿胪寺斩了妖女的学子被迫走向了回到故土的路上。
大宁天盛元年四月,太平郡主月依入宫采选,被封“纯皇贵妃”,此次采选秀女,只封了一妃,一嫔,三位贵人,五位才人,为大宁采选秀女最少一次。
杨宸以为自己赢了,偌大的奉天殿里,再没有人试图用结党进谏的方法逼迫皇帝做什么,他以为自己可以还大宁百姓一个盛世,与所爱之人在这座长安城里长相厮守了。
可他终究还是输了。
天盛元年,关中大旱,河西地陷,胶西浊水改道入淮,灾民百万,饿殍遍野。
时人以“天盛篡位,贪色失德,苍天示警!”
天盛元年九月,登基不足一年的杨宸被迫于长安奉天殿下罪己诏,同年,为崔亢平反赠光禄寺少卿,谥号“襄烈”
同月,诏归家半年的王太岳重返京师,空虚了半年之久的首辅之位,再度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兵败无妨,早晚能打赢,水患无妨,早晚能治好,地陷大旱无妨,有足够的粮草赈济灾民,而且也不会年年如此。杨宸还是以为自己会赢,所以没有再离开过长安一步,勤恳地在这座繁华帝都做着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
天盛二年元年旦月,皇后宇文雪生下公主杨浠,天盛帝大喜,以此为苍天垂怜,祖宗庇佑,封“和盛公主”
天盛二年春,中军将军洪海率辽东铁骑三万,破辽北阿满部。
天盛二年五月,河道总督王敬治浊水起效,浊水归于旧有水道。
就在杨宸踌躇满志想要大展宏图创下父兄所不能及的伟业之时,一道噩耗,被送去了兴庆宫。
天盛二年六月,圣母皇太后宇文云染疾,杨宸率皇后及后宫妃嫔及百官北上兴庆宫探视。
纯皇贵妃月依,因怀有身孕,不便随驾,留在了长安。
阴谋,也就此而起。
天盛二年六月初三,月依生产。
大宁史官关于纯皇贵妃的记载,也就停留在了那一句:“二年六月初三,亥时三刻,纯皇贵妃月氏生皇三子杨澈,是夜,贵妃血崩薨,初四子时一刻,皇三子杨澈薨。”
史官笔下的故事到此结束,已经足够隐晦,这是给天下臣民和后世子孙的交代。可杨宸,最终从史书里抹去了关于纯皇贵妃月氏与杨澈的所有记载。
大宁六月的影卫密档里却记下了一句:
“初五日,上闻宫中惊变,孤身返京,杀太医院监正路征,杖杀宫女内侍百余”
“初六日,横岭关,上尽遣众侍,入密阁,未令人所见。”
“初七日夜,北返京师,诏,南诏国国主月腾位同一等亲王爵,世袭罔替,南诏入大宁永世不征之国。”
天盛三年,在大宁的四海渐安之后,长安多了一座望向南面的揽月楼。
南诏的凉都城外的一处宅院里,一件青衫,整齐在摆放在榻上。
一名年轻的女子扶着正在蹒跚学步的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提醒道:“澈儿,小心前面的石子哦”
四海之内最负盛名的长乐宫里,一切如昨日的故事。
许多年后,天盛帝最小的孙儿在天盛帝杨宸的寿宴上问了一个问题:“皇爷爷,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年已花甲的天盛帝望着南面,有些慨然:“是奉我父皇的诏命,离开长安,去定南道就藩,做我的楚王”
儿孙与群臣恍然,疑心天子年老,已经听不清这样的问题了。
可天盛帝终其一生,最想要的日子,又何尝不是在那座王府里,为父兄尽忠,有贤德的王妃,美丽的侧妃,还有命运与自己一样相似的冤家呢?
“皇后,我想回阳明城了”
这是大宁史册里,庙号高宗,谥号文武圣皇帝的天盛帝杨宸驾崩之日,留给儿孙的最后一句话。
......
“春去春又来,春来更有好花枝,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崔亢重重地在地上磕头以后,赵构心里开始了然,一个御史,今日既然敢这么做,那只有一个原因:他的背后,有推手,有同党。
坐在龙椅上数月之久后,杨宸也渐渐领会了朝中政争之时的情形,所以尽管他此刻脸色铁青,却还是亲自为月依解释道:
“朕在定南潜邸就藩之时,对此也有所知,太平郡主与多吉,不过是曾口头许下婚约,后多家狂悖犯上,朕出兵征讨,还是太平郡主之父,诏王月凉差以兵马钱粮相助,这事,太宗皇帝知道,兵部的存档的军报也知道;至于云单贡布,诏王从未答应将太平郡主许给云单贡布,这一切不过是云单家欺瞒南诏,欲以太平郡主在藏司为质要挟南诏结盟,诏王从未应允!与朕一道破了大昭寺的人,也是南诏大将军,太平郡主次兄,月鹄。月腾送来京师的求援信里早已明言。”
“可月依羁縻大昭寺日久,为云单贡布之妻半年,藏司南诏人尽皆知,清白与否,陛下遣宫中女官验身便是!”
崔亢说完后,杨宸强压下胸中的怒火,仍旧说道:“太平郡主乃是番邦贵女,不可如此轻贱!”
此言一出,顿时惹得王太岳和宇文杰都身子一怔,他们两人清楚,天子这情急之下说的话,要犯众怒了。大宁的秀女是哪儿来的,不就是今日在朝上这些人的女儿么?不就是大宁那些世族名门之后么?
论骂人,或者论给人下套,这偌大的朝堂,又有几人是言官的对手呢?
“那陛下此言,是说我大宁的女儿轻贱?不如一个番邦之女来得尊荣?凡入宫为妃嫔之女,皆需验身,据臣所知,时至今日,并未有尚寝局的女官前去鸿胪寺验身,未曾验身之人,如何可入秀女名录?想必其中缘由,也定是有人打算欺君,玷污我皇族血脉!”
不止内阁,便是满朝文武都觉着崔亢骂得有点过了,月依自离开大昭寺已有半年之久,何来玷污血脉之说。
“臣请陛下,先遣尚衣局女官验身,若太平郡主确系处子之身,便加入秀女名录,臣今日在朝中中伤南诏郡王,自会请罪。可若验明,太平郡主早已失身,臣斗胆!请陛下将月依逐出京师,严惩南诏郡王!”
月依是不是处子之身,天底下没有人比他杨宸更清楚,可今日当着满朝文武,他也不可能直言,当初在大昭寺是自己这位从前的大宁楚王殿下,如今的大宁天子,在名不正言不顺之时,与人亲近。
“朕说了,太平郡主乃千金之躯,不可如此折辱!”
“那陛下既为君父,我大宁的女儿也算是陛下的骨肉,就该折辱?这不过是照着宫规行事,陛下执意不肯,还要罔顾宫规,莫非是贪恋美色,执意将此女纳入后宫?陛下英明神武,臣深慨于心,怎会因贪恋美色,而如此有伤我皇家气度,何况请人验身,不也正是还太平郡主一个清白。陛下!贪色误国!”
杨宸已然是怒不可遏,额头的青筋暴起,被怒火冲散了理智:“朕承继太祖皇帝与父兄所遗之三世基业,不敢言殚精竭虑,却也常忧国事,怎么从你口中,就变成了一个贪色误国之人,你可知,这是大不敬?”
“那陛下可还记得,骊山的烽火?姑苏的瑶台?朝歌的狼烟?还有陛下当初就藩与回京路上皆会经过的马嵬驿?”
“大胆!你将朕比作那些亡国之君?”
“臣只是想提醒陛下,贪色误国!先帝春秋正盛,为何早故?将基业交付于陛下?臣等不敢言,陛下还不知道么?”
“完了”
这是宇文杰和王太岳两人此刻唯一的念头。
“请陛下即刻遣人,入鸿胪寺,验明郡主之身,臣愿在此等着!”
说罢,崔亢将自己的乌纱帽取了下来,放在了一旁,这个举动很简单,便是明摆着告诉上面那位天子:“今儿这事,没完!”
“哈哈哈哈,崔亢,你要在朕这儿博一个直颜犯谏的名声,可是打错了算盘!我堂堂大宁的庙堂,不为天下百姓争,竟然要争这样的事?”
“陛下的事,便是国事,国事便是天下百姓的事,便是天下百姓的事,便没有大小!”
杨宸离开了龙椅,走下了台阶,他看了一眼站在左右的王太岳和宇文杰等人,他觉着自己在这偌大的奉天殿里有些孤独。上一次这么孤独的时刻,还有自己的几位皇兄,龙椅上海坐着自己的父皇。
在他眼里,崔亢和他背后之人或许是知道了什么,可明明知道了,还执意用一个女子的清白名声来博此直言进谏的名声,那才是真正的其心可诛。
“那若朕告诉你,朕今日就不呢!”
“若陛下执意要纳一位三嫁之女入后宫,任由奸逆欺君罔上,那臣唯有一死了”
“毫无旁证,便一口一个三嫁之女,你用女儿家的清白为自己博一个名声,当真不觉有愧圣人教诲?”
“圣人只教臣忠君之事!没教别的,那陛下呢?为了一个女子,莫非还要犯我大宁不杀御史言官的先河?陛下不怕后人指摘陛下,贪色误国?先帝之事,就在昨日!陛下今日若不将此祸国魅主的妖女逐出长安,臣虽死不得瞑目!”
崔亢就在杨宸的脚下叩首,砸在地上,砰的一声。
杨宸两手背负在了身后,盯着奉天殿的殿外:“朕,还没什么怕的,倒是你,现在又将人家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儿说成了祸国魅主的妖女,那朕呢?在你眼中,是不是会因为贪恋美色,国破家亡啊?”
“臣不敢!”
“你已经敢了!”杨宸怒吼一声,群臣也就跪在了地上:“锦衣卫!”
“在!”
身穿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的锦衣卫在大殿的两旁齐声应道。
“将此无父无君,妖言惑众,有辱郡主清白名誉,犯上不敬的狂徒拿了,拖出去!廷杖一百!”
“一百?”
群臣震惊之余,又等来了杨宸的另外一句话:“着实了打!”
真正要命的,只有这四个字。
“诺!”
杨宸自登基之日的第一日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但只有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的皇祖父为何要设廷杖,只是吵架骂人,便是他十个杨宸也可能吵不过一个熟读五经,饱读经典的御史言官。
“臣虽死!也要在九泉之下看着陛下!还请陛下将臣的眼睛放在玄武门,让臣看看,我大宁是如何被一个庸主亡了国!”
“你把自己比作伍子?可朕不是在姑苏修瑶台那位”杨宸缓缓走回了龙椅。
“陛下!”
群臣开始为杨宸求情,但杨宸已经不愿再听:“诸位,是英雄是狗熊,总不能让人家崔亢一个人受着,还有谁要朕去鸿胪寺验明正身的,都站出来吧!”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杨宸的猜测没有错,从始至终,打算用月依这个名声来做文章的,都不止一个人。
“锦衣卫!拖出去,廷杖五十!散朝!”
“诺!”
“陛下!”
杨宸正要不理会群臣直接回甘露殿时,庭外传来了动静:“陛下,崔亢已经晕了!”
“接着打!打满一百棍!从玄武门,给朕扔出去!”
“完了”
王太岳的感慨不再是为崔亢和这帮御史担忧,而是杨宸,此刻的他,算是真正触了众怒。
初九,崔亢因廷杖丧命,被扔到宫外,初九夜,御史台及言官十九人,将今日一并挨打的大臣二十一人,一共四十人,夜叩西华门求面圣,哭声震天。
初十,三省六部九寺,群臣联名一百二十一人,上奏请辞。
十一,国子监太学士三百八十二于宫前集结,上血书,求面圣!
十二,罢朝
十三,罢朝。
十四,上朝之人,不过三十二人,缺者,一百一十八人。
十五,长安太学士及布衣百姓围住鸿胪寺,杨宸命羽林卫护卫,太学士折辱羽林卫指挥使完颜巫为:“北奴禽兽贱婢之所出”因而丧命。
十六,崔亢头七,联名请辞的文武大臣及太学士与长安百姓为崔亢发丧。
十七,杨宸下诏,一日之期,辞官者,或官复原职,或入夜之前离京。
十八,内阁宰辅王太岳为此请辞,以求平息众怒。
十九,杨宸下诏重组司礼监及秘书监。
二十,杨宸下诏命吏部举各道去岁考成之优者入京,当日,下令裁减自永文帝和天和帝扩建的国子监规模,重新回到广武年间的太学士三百三十人之旧制,参与宫门血谏之人,十年不得入春闱。
元年二月二十一,真正为杨宸平息众怒的人回到了长安,大宁皇后宇文雪亲率女官入鸿胪寺验身,还太平郡主月依清誉,因为宇文雪的特殊身份,所以无人敢说宇文雪会有心包庇月依,而验身之举,也视作天子姿态的稍稍妥协。
哄闹过后,崔亢死了,那些打算借此发难逼迫杨宸就范乃至给新君一个下马威的文武们,或留任,或被赶出长安,群情激奋要为崔亢鸣不平,杀入鸿胪寺斩了妖女的学子被迫走向了回到故土的路上。
大宁天盛元年四月,太平郡主月依入宫采选,被封“纯皇贵妃”,此次采选秀女,只封了一妃,一嫔,三位贵人,五位才人,为大宁采选秀女最少一次。
杨宸以为自己赢了,偌大的奉天殿里,再没有人试图用结党进谏的方法逼迫皇帝做什么,他以为自己可以还大宁百姓一个盛世,与所爱之人在这座长安城里长相厮守了。
可他终究还是输了。
天盛元年,关中大旱,河西地陷,胶西浊水改道入淮,灾民百万,饿殍遍野。
时人以“天盛篡位,贪色失德,苍天示警!”
天盛元年九月,登基不足一年的杨宸被迫于长安奉天殿下罪己诏,同年,为崔亢平反赠光禄寺少卿,谥号“襄烈”
同月,诏归家半年的王太岳重返京师,空虚了半年之久的首辅之位,再度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兵败无妨,早晚能打赢,水患无妨,早晚能治好,地陷大旱无妨,有足够的粮草赈济灾民,而且也不会年年如此。杨宸还是以为自己会赢,所以没有再离开过长安一步,勤恳地在这座繁华帝都做着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
天盛二年元年旦月,皇后宇文雪生下公主杨浠,天盛帝大喜,以此为苍天垂怜,祖宗庇佑,封“和盛公主”
天盛二年春,中军将军洪海率辽东铁骑三万,破辽北阿满部。
天盛二年五月,河道总督王敬治浊水起效,浊水归于旧有水道。
就在杨宸踌躇满志想要大展宏图创下父兄所不能及的伟业之时,一道噩耗,被送去了兴庆宫。
天盛二年六月,圣母皇太后宇文云染疾,杨宸率皇后及后宫妃嫔及百官北上兴庆宫探视。
纯皇贵妃月依,因怀有身孕,不便随驾,留在了长安。
阴谋,也就此而起。
天盛二年六月初三,月依生产。
大宁史官关于纯皇贵妃的记载,也就停留在了那一句:“二年六月初三,亥时三刻,纯皇贵妃月氏生皇三子杨澈,是夜,贵妃血崩薨,初四子时一刻,皇三子杨澈薨。”
史官笔下的故事到此结束,已经足够隐晦,这是给天下臣民和后世子孙的交代。可杨宸,最终从史书里抹去了关于纯皇贵妃月氏与杨澈的所有记载。
大宁六月的影卫密档里却记下了一句:
“初五日,上闻宫中惊变,孤身返京,杀太医院监正路征,杖杀宫女内侍百余”
“初六日,横岭关,上尽遣众侍,入密阁,未令人所见。”
“初七日夜,北返京师,诏,南诏国国主月腾位同一等亲王爵,世袭罔替,南诏入大宁永世不征之国。”
天盛三年,在大宁的四海渐安之后,长安多了一座望向南面的揽月楼。
南诏的凉都城外的一处宅院里,一件青衫,整齐在摆放在榻上。
一名年轻的女子扶着正在蹒跚学步的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提醒道:“澈儿,小心前面的石子哦”
四海之内最负盛名的长乐宫里,一切如昨日的故事。
许多年后,天盛帝最小的孙儿在天盛帝杨宸的寿宴上问了一个问题:“皇爷爷,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年已花甲的天盛帝望着南面,有些慨然:“是奉我父皇的诏命,离开长安,去定南道就藩,做我的楚王”
儿孙与群臣恍然,疑心天子年老,已经听不清这样的问题了。
可天盛帝终其一生,最想要的日子,又何尝不是在那座王府里,为父兄尽忠,有贤德的王妃,美丽的侧妃,还有命运与自己一样相似的冤家呢?
“皇后,我想回阳明城了”
这是大宁史册里,庙号高宗,谥号文武圣皇帝的天盛帝杨宸驾崩之日,留给儿孙的最后一句话。
......
“春去春又来,春来更有好花枝,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崔亢重重地在地上磕头以后,赵构心里开始了然,一个御史,今日既然敢这么做,那只有一个原因:他的背后,有推手,有同党。
坐在龙椅上数月之久后,杨宸也渐渐领会了朝中政争之时的情形,所以尽管他此刻脸色铁青,却还是亲自为月依解释道:
“朕在定南潜邸就藩之时,对此也有所知,太平郡主与多吉,不过是曾口头许下婚约,后多家狂悖犯上,朕出兵征讨,还是太平郡主之父,诏王月凉差以兵马钱粮相助,这事,太宗皇帝知道,兵部的存档的军报也知道;至于云单贡布,诏王从未答应将太平郡主许给云单贡布,这一切不过是云单家欺瞒南诏,欲以太平郡主在藏司为质要挟南诏结盟,诏王从未应允!与朕一道破了大昭寺的人,也是南诏大将军,太平郡主次兄,月鹄。月腾送来京师的求援信里早已明言。”
“可月依羁縻大昭寺日久,为云单贡布之妻半年,藏司南诏人尽皆知,清白与否,陛下遣宫中女官验身便是!”
崔亢说完后,杨宸强压下胸中的怒火,仍旧说道:“太平郡主乃是番邦贵女,不可如此轻贱!”
此言一出,顿时惹得王太岳和宇文杰都身子一怔,他们两人清楚,天子这情急之下说的话,要犯众怒了。大宁的秀女是哪儿来的,不就是今日在朝上这些人的女儿么?不就是大宁那些世族名门之后么?
论骂人,或者论给人下套,这偌大的朝堂,又有几人是言官的对手呢?
“那陛下此言,是说我大宁的女儿轻贱?不如一个番邦之女来得尊荣?凡入宫为妃嫔之女,皆需验身,据臣所知,时至今日,并未有尚寝局的女官前去鸿胪寺验身,未曾验身之人,如何可入秀女名录?想必其中缘由,也定是有人打算欺君,玷污我皇族血脉!”
不止内阁,便是满朝文武都觉着崔亢骂得有点过了,月依自离开大昭寺已有半年之久,何来玷污血脉之说。
“臣请陛下,先遣尚衣局女官验身,若太平郡主确系处子之身,便加入秀女名录,臣今日在朝中中伤南诏郡王,自会请罪。可若验明,太平郡主早已失身,臣斗胆!请陛下将月依逐出京师,严惩南诏郡王!”
月依是不是处子之身,天底下没有人比他杨宸更清楚,可今日当着满朝文武,他也不可能直言,当初在大昭寺是自己这位从前的大宁楚王殿下,如今的大宁天子,在名不正言不顺之时,与人亲近。
“朕说了,太平郡主乃千金之躯,不可如此折辱!”
“那陛下既为君父,我大宁的女儿也算是陛下的骨肉,就该折辱?这不过是照着宫规行事,陛下执意不肯,还要罔顾宫规,莫非是贪恋美色,执意将此女纳入后宫?陛下英明神武,臣深慨于心,怎会因贪恋美色,而如此有伤我皇家气度,何况请人验身,不也正是还太平郡主一个清白。陛下!贪色误国!”
杨宸已然是怒不可遏,额头的青筋暴起,被怒火冲散了理智:“朕承继太祖皇帝与父兄所遗之三世基业,不敢言殚精竭虑,却也常忧国事,怎么从你口中,就变成了一个贪色误国之人,你可知,这是大不敬?”
“那陛下可还记得,骊山的烽火?姑苏的瑶台?朝歌的狼烟?还有陛下当初就藩与回京路上皆会经过的马嵬驿?”
“大胆!你将朕比作那些亡国之君?”
“臣只是想提醒陛下,贪色误国!先帝春秋正盛,为何早故?将基业交付于陛下?臣等不敢言,陛下还不知道么?”
“完了”
这是宇文杰和王太岳两人此刻唯一的念头。
“请陛下即刻遣人,入鸿胪寺,验明郡主之身,臣愿在此等着!”
说罢,崔亢将自己的乌纱帽取了下来,放在了一旁,这个举动很简单,便是明摆着告诉上面那位天子:“今儿这事,没完!”
“哈哈哈哈,崔亢,你要在朕这儿博一个直颜犯谏的名声,可是打错了算盘!我堂堂大宁的庙堂,不为天下百姓争,竟然要争这样的事?”
“陛下的事,便是国事,国事便是天下百姓的事,便是天下百姓的事,便没有大小!”
杨宸离开了龙椅,走下了台阶,他看了一眼站在左右的王太岳和宇文杰等人,他觉着自己在这偌大的奉天殿里有些孤独。上一次这么孤独的时刻,还有自己的几位皇兄,龙椅上海坐着自己的父皇。
在他眼里,崔亢和他背后之人或许是知道了什么,可明明知道了,还执意用一个女子的清白名声来博此直言进谏的名声,那才是真正的其心可诛。
“那若朕告诉你,朕今日就不呢!”
“若陛下执意要纳一位三嫁之女入后宫,任由奸逆欺君罔上,那臣唯有一死了”
“毫无旁证,便一口一个三嫁之女,你用女儿家的清白为自己博一个名声,当真不觉有愧圣人教诲?”
“圣人只教臣忠君之事!没教别的,那陛下呢?为了一个女子,莫非还要犯我大宁不杀御史言官的先河?陛下不怕后人指摘陛下,贪色误国?先帝之事,就在昨日!陛下今日若不将此祸国魅主的妖女逐出长安,臣虽死不得瞑目!”
崔亢就在杨宸的脚下叩首,砸在地上,砰的一声。
杨宸两手背负在了身后,盯着奉天殿的殿外:“朕,还没什么怕的,倒是你,现在又将人家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儿说成了祸国魅主的妖女,那朕呢?在你眼中,是不是会因为贪恋美色,国破家亡啊?”
“臣不敢!”
“你已经敢了!”杨宸怒吼一声,群臣也就跪在了地上:“锦衣卫!”
“在!”
身穿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的锦衣卫在大殿的两旁齐声应道。
“将此无父无君,妖言惑众,有辱郡主清白名誉,犯上不敬的狂徒拿了,拖出去!廷杖一百!”
“一百?”
群臣震惊之余,又等来了杨宸的另外一句话:“着实了打!”
真正要命的,只有这四个字。
“诺!”
杨宸自登基之日的第一日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但只有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的皇祖父为何要设廷杖,只是吵架骂人,便是他十个杨宸也可能吵不过一个熟读五经,饱读经典的御史言官。
“臣虽死!也要在九泉之下看着陛下!还请陛下将臣的眼睛放在玄武门,让臣看看,我大宁是如何被一个庸主亡了国!”
“你把自己比作伍子?可朕不是在姑苏修瑶台那位”杨宸缓缓走回了龙椅。
“陛下!”
群臣开始为杨宸求情,但杨宸已经不愿再听:“诸位,是英雄是狗熊,总不能让人家崔亢一个人受着,还有谁要朕去鸿胪寺验明正身的,都站出来吧!”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杨宸的猜测没有错,从始至终,打算用月依这个名声来做文章的,都不止一个人。
“锦衣卫!拖出去,廷杖五十!散朝!”
“诺!”
“陛下!”
杨宸正要不理会群臣直接回甘露殿时,庭外传来了动静:“陛下,崔亢已经晕了!”
“接着打!打满一百棍!从玄武门,给朕扔出去!”
“完了”
王太岳的感慨不再是为崔亢和这帮御史担忧,而是杨宸,此刻的他,算是真正触了众怒。
初九,崔亢因廷杖丧命,被扔到宫外,初九夜,御史台及言官十九人,将今日一并挨打的大臣二十一人,一共四十人,夜叩西华门求面圣,哭声震天。
初十,三省六部九寺,群臣联名一百二十一人,上奏请辞。
十一,国子监太学士三百八十二于宫前集结,上血书,求面圣!
十二,罢朝
十三,罢朝。
十四,上朝之人,不过三十二人,缺者,一百一十八人。
十五,长安太学士及布衣百姓围住鸿胪寺,杨宸命羽林卫护卫,太学士折辱羽林卫指挥使完颜巫为:“北奴禽兽贱婢之所出”因而丧命。
十六,崔亢头七,联名请辞的文武大臣及太学士与长安百姓为崔亢发丧。
十七,杨宸下诏,一日之期,辞官者,或官复原职,或入夜之前离京。
十八,内阁宰辅王太岳为此请辞,以求平息众怒。
十九,杨宸下诏重组司礼监及秘书监。
二十,杨宸下诏命吏部举各道去岁考成之优者入京,当日,下令裁减自永文帝和天和帝扩建的国子监规模,重新回到广武年间的太学士三百三十人之旧制,参与宫门血谏之人,十年不得入春闱。
元年二月二十一,真正为杨宸平息众怒的人回到了长安,大宁皇后宇文雪亲率女官入鸿胪寺验身,还太平郡主月依清誉,因为宇文雪的特殊身份,所以无人敢说宇文雪会有心包庇月依,而验身之举,也视作天子姿态的稍稍妥协。
哄闹过后,崔亢死了,那些打算借此发难逼迫杨宸就范乃至给新君一个下马威的文武们,或留任,或被赶出长安,群情激奋要为崔亢鸣不平,杀入鸿胪寺斩了妖女的学子被迫走向了回到故土的路上。
大宁天盛元年四月,太平郡主月依入宫采选,被封“纯皇贵妃”,此次采选秀女,只封了一妃,一嫔,三位贵人,五位才人,为大宁采选秀女最少一次。
杨宸以为自己赢了,偌大的奉天殿里,再没有人试图用结党进谏的方法逼迫皇帝做什么,他以为自己可以还大宁百姓一个盛世,与所爱之人在这座长安城里长相厮守了。
可他终究还是输了。
天盛元年,关中大旱,河西地陷,胶西浊水改道入淮,灾民百万,饿殍遍野。
时人以“天盛篡位,贪色失德,苍天示警!”
天盛元年九月,登基不足一年的杨宸被迫于长安奉天殿下罪己诏,同年,为崔亢平反赠光禄寺少卿,谥号“襄烈”
同月,诏归家半年的王太岳重返京师,空虚了半年之久的首辅之位,再度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兵败无妨,早晚能打赢,水患无妨,早晚能治好,地陷大旱无妨,有足够的粮草赈济灾民,而且也不会年年如此。杨宸还是以为自己会赢,所以没有再离开过长安一步,勤恳地在这座繁华帝都做着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
天盛二年元年旦月,皇后宇文雪生下公主杨浠,天盛帝大喜,以此为苍天垂怜,祖宗庇佑,封“和盛公主”
天盛二年春,中军将军洪海率辽东铁骑三万,破辽北阿满部。
天盛二年五月,河道总督王敬治浊水起效,浊水归于旧有水道。
就在杨宸踌躇满志想要大展宏图创下父兄所不能及的伟业之时,一道噩耗,被送去了兴庆宫。
天盛二年六月,圣母皇太后宇文云染疾,杨宸率皇后及后宫妃嫔及百官北上兴庆宫探视。
纯皇贵妃月依,因怀有身孕,不便随驾,留在了长安。
阴谋,也就此而起。
天盛二年六月初三,月依生产。
大宁史官关于纯皇贵妃的记载,也就停留在了那一句:“二年六月初三,亥时三刻,纯皇贵妃月氏生皇三子杨澈,是夜,贵妃血崩薨,初四子时一刻,皇三子杨澈薨。”
史官笔下的故事到此结束,已经足够隐晦,这是给天下臣民和后世子孙的交代。可杨宸,最终从史书里抹去了关于纯皇贵妃月氏与杨澈的所有记载。
大宁六月的影卫密档里却记下了一句:
“初五日,上闻宫中惊变,孤身返京,杀太医院监正路征,杖杀宫女内侍百余”
“初六日,横岭关,上尽遣众侍,入密阁,未令人所见。”
“初七日夜,北返京师,诏,南诏国国主月腾位同一等亲王爵,世袭罔替,南诏入大宁永世不征之国。”
天盛三年,在大宁的四海渐安之后,长安多了一座望向南面的揽月楼。
南诏的凉都城外的一处宅院里,一件青衫,整齐在摆放在榻上。
一名年轻的女子扶着正在蹒跚学步的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提醒道:“澈儿,小心前面的石子哦”
四海之内最负盛名的长乐宫里,一切如昨日的故事。
许多年后,天盛帝最小的孙儿在天盛帝杨宸的寿宴上问了一个问题:“皇爷爷,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年已花甲的天盛帝望着南面,有些慨然:“是奉我父皇的诏命,离开长安,去定南道就藩,做我的楚王”
儿孙与群臣恍然,疑心天子年老,已经听不清这样的问题了。
可天盛帝终其一生,最想要的日子,又何尝不是在那座王府里,为父兄尽忠,有贤德的王妃,美丽的侧妃,还有命运与自己一样相似的冤家呢?
“皇后,我想回阳明城了”
这是大宁史册里,庙号高宗,谥号文武圣皇帝的天盛帝杨宸驾崩之日,留给儿孙的最后一句话。
......
“春去春又来,春来更有好花枝,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崔亢重重地在地上磕头以后,赵构心里开始了然,一个御史,今日既然敢这么做,那只有一个原因:他的背后,有推手,有同党。
坐在龙椅上数月之久后,杨宸也渐渐领会了朝中政争之时的情形,所以尽管他此刻脸色铁青,却还是亲自为月依解释道:
“朕在定南潜邸就藩之时,对此也有所知,太平郡主与多吉,不过是曾口头许下婚约,后多家狂悖犯上,朕出兵征讨,还是太平郡主之父,诏王月凉差以兵马钱粮相助,这事,太宗皇帝知道,兵部的存档的军报也知道;至于云单贡布,诏王从未答应将太平郡主许给云单贡布,这一切不过是云单家欺瞒南诏,欲以太平郡主在藏司为质要挟南诏结盟,诏王从未应允!与朕一道破了大昭寺的人,也是南诏大将军,太平郡主次兄,月鹄。月腾送来京师的求援信里早已明言。”
“可月依羁縻大昭寺日久,为云单贡布之妻半年,藏司南诏人尽皆知,清白与否,陛下遣宫中女官验身便是!”
崔亢说完后,杨宸强压下胸中的怒火,仍旧说道:“太平郡主乃是番邦贵女,不可如此轻贱!”
此言一出,顿时惹得王太岳和宇文杰都身子一怔,他们两人清楚,天子这情急之下说的话,要犯众怒了。大宁的秀女是哪儿来的,不就是今日在朝上这些人的女儿么?不就是大宁那些世族名门之后么?
论骂人,或者论给人下套,这偌大的朝堂,又有几人是言官的对手呢?
“那陛下此言,是说我大宁的女儿轻贱?不如一个番邦之女来得尊荣?凡入宫为妃嫔之女,皆需验身,据臣所知,时至今日,并未有尚寝局的女官前去鸿胪寺验身,未曾验身之人,如何可入秀女名录?想必其中缘由,也定是有人打算欺君,玷污我皇族血脉!”
不止内阁,便是满朝文武都觉着崔亢骂得有点过了,月依自离开大昭寺已有半年之久,何来玷污血脉之说。
“臣请陛下,先遣尚衣局女官验身,若太平郡主确系处子之身,便加入秀女名录,臣今日在朝中中伤南诏郡王,自会请罪。可若验明,太平郡主早已失身,臣斗胆!请陛下将月依逐出京师,严惩南诏郡王!”
月依是不是处子之身,天底下没有人比他杨宸更清楚,可今日当着满朝文武,他也不可能直言,当初在大昭寺是自己这位从前的大宁楚王殿下,如今的大宁天子,在名不正言不顺之时,与人亲近。
“朕说了,太平郡主乃千金之躯,不可如此折辱!”
“那陛下既为君父,我大宁的女儿也算是陛下的骨肉,就该折辱?这不过是照着宫规行事,陛下执意不肯,还要罔顾宫规,莫非是贪恋美色,执意将此女纳入后宫?陛下英明神武,臣深慨于心,怎会因贪恋美色,而如此有伤我皇家气度,何况请人验身,不也正是还太平郡主一个清白。陛下!贪色误国!”
杨宸已然是怒不可遏,额头的青筋暴起,被怒火冲散了理智:“朕承继太祖皇帝与父兄所遗之三世基业,不敢言殚精竭虑,却也常忧国事,怎么从你口中,就变成了一个贪色误国之人,你可知,这是大不敬?”
“那陛下可还记得,骊山的烽火?姑苏的瑶台?朝歌的狼烟?还有陛下当初就藩与回京路上皆会经过的马嵬驿?”
“大胆!你将朕比作那些亡国之君?”
“臣只是想提醒陛下,贪色误国!先帝春秋正盛,为何早故?将基业交付于陛下?臣等不敢言,陛下还不知道么?”
“完了”
这是宇文杰和王太岳两人此刻唯一的念头。
“请陛下即刻遣人,入鸿胪寺,验明郡主之身,臣愿在此等着!”
说罢,崔亢将自己的乌纱帽取了下来,放在了一旁,这个举动很简单,便是明摆着告诉上面那位天子:“今儿这事,没完!”
“哈哈哈哈,崔亢,你要在朕这儿博一个直颜犯谏的名声,可是打错了算盘!我堂堂大宁的庙堂,不为天下百姓争,竟然要争这样的事?”
“陛下的事,便是国事,国事便是天下百姓的事,便是天下百姓的事,便没有大小!”
杨宸离开了龙椅,走下了台阶,他看了一眼站在左右的王太岳和宇文杰等人,他觉着自己在这偌大的奉天殿里有些孤独。上一次这么孤独的时刻,还有自己的几位皇兄,龙椅上海坐着自己的父皇。
在他眼里,崔亢和他背后之人或许是知道了什么,可明明知道了,还执意用一个女子的清白名声来博此直言进谏的名声,那才是真正的其心可诛。
“那若朕告诉你,朕今日就不呢!”
“若陛下执意要纳一位三嫁之女入后宫,任由奸逆欺君罔上,那臣唯有一死了”
“毫无旁证,便一口一个三嫁之女,你用女儿家的清白为自己博一个名声,当真不觉有愧圣人教诲?”
“圣人只教臣忠君之事!没教别的,那陛下呢?为了一个女子,莫非还要犯我大宁不杀御史言官的先河?陛下不怕后人指摘陛下,贪色误国?先帝之事,就在昨日!陛下今日若不将此祸国魅主的妖女逐出长安,臣虽死不得瞑目!”
崔亢就在杨宸的脚下叩首,砸在地上,砰的一声。
杨宸两手背负在了身后,盯着奉天殿的殿外:“朕,还没什么怕的,倒是你,现在又将人家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儿说成了祸国魅主的妖女,那朕呢?在你眼中,是不是会因为贪恋美色,国破家亡啊?”
“臣不敢!”
“你已经敢了!”杨宸怒吼一声,群臣也就跪在了地上:“锦衣卫!”
“在!”
身穿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的锦衣卫在大殿的两旁齐声应道。
“将此无父无君,妖言惑众,有辱郡主清白名誉,犯上不敬的狂徒拿了,拖出去!廷杖一百!”
“一百?”
群臣震惊之余,又等来了杨宸的另外一句话:“着实了打!”
真正要命的,只有这四个字。
“诺!”
杨宸自登基之日的第一日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但只有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的皇祖父为何要设廷杖,只是吵架骂人,便是他十个杨宸也可能吵不过一个熟读五经,饱读经典的御史言官。
“臣虽死!也要在九泉之下看着陛下!还请陛下将臣的眼睛放在玄武门,让臣看看,我大宁是如何被一个庸主亡了国!”
“你把自己比作伍子?可朕不是在姑苏修瑶台那位”杨宸缓缓走回了龙椅。
“陛下!”
群臣开始为杨宸求情,但杨宸已经不愿再听:“诸位,是英雄是狗熊,总不能让人家崔亢一个人受着,还有谁要朕去鸿胪寺验明正身的,都站出来吧!”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杨宸的猜测没有错,从始至终,打算用月依这个名声来做文章的,都不止一个人。
“锦衣卫!拖出去,廷杖五十!散朝!”
“诺!”
“陛下!”
杨宸正要不理会群臣直接回甘露殿时,庭外传来了动静:“陛下,崔亢已经晕了!”
“接着打!打满一百棍!从玄武门,给朕扔出去!”
“完了”
王太岳的感慨不再是为崔亢和这帮御史担忧,而是杨宸,此刻的他,算是真正触了众怒。
初九,崔亢因廷杖丧命,被扔到宫外,初九夜,御史台及言官十九人,将今日一并挨打的大臣二十一人,一共四十人,夜叩西华门求面圣,哭声震天。
初十,三省六部九寺,群臣联名一百二十一人,上奏请辞。
十一,国子监太学士三百八十二于宫前集结,上血书,求面圣!
十二,罢朝
十三,罢朝。
十四,上朝之人,不过三十二人,缺者,一百一十八人。
十五,长安太学士及布衣百姓围住鸿胪寺,杨宸命羽林卫护卫,太学士折辱羽林卫指挥使完颜巫为:“北奴禽兽贱婢之所出”因而丧命。
十六,崔亢头七,联名请辞的文武大臣及太学士与长安百姓为崔亢发丧。
十七,杨宸下诏,一日之期,辞官者,或官复原职,或入夜之前离京。
十八,内阁宰辅王太岳为此请辞,以求平息众怒。
十九,杨宸下诏重组司礼监及秘书监。
二十,杨宸下诏命吏部举各道去岁考成之优者入京,当日,下令裁减自永文帝和天和帝扩建的国子监规模,重新回到广武年间的太学士三百三十人之旧制,参与宫门血谏之人,十年不得入春闱。
元年二月二十一,真正为杨宸平息众怒的人回到了长安,大宁皇后宇文雪亲率女官入鸿胪寺验身,还太平郡主月依清誉,因为宇文雪的特殊身份,所以无人敢说宇文雪会有心包庇月依,而验身之举,也视作天子姿态的稍稍妥协。
哄闹过后,崔亢死了,那些打算借此发难逼迫杨宸就范乃至给新君一个下马威的文武们,或留任,或被赶出长安,群情激奋要为崔亢鸣不平,杀入鸿胪寺斩了妖女的学子被迫走向了回到故土的路上。
大宁天盛元年四月,太平郡主月依入宫采选,被封“纯皇贵妃”,此次采选秀女,只封了一妃,一嫔,三位贵人,五位才人,为大宁采选秀女最少一次。
杨宸以为自己赢了,偌大的奉天殿里,再没有人试图用结党进谏的方法逼迫皇帝做什么,他以为自己可以还大宁百姓一个盛世,与所爱之人在这座长安城里长相厮守了。
可他终究还是输了。
天盛元年,关中大旱,河西地陷,胶西浊水改道入淮,灾民百万,饿殍遍野。
时人以“天盛篡位,贪色失德,苍天示警!”
天盛元年九月,登基不足一年的杨宸被迫于长安奉天殿下罪己诏,同年,为崔亢平反赠光禄寺少卿,谥号“襄烈”
同月,诏归家半年的王太岳重返京师,空虚了半年之久的首辅之位,再度迎来了自己的主人。
兵败无妨,早晚能打赢,水患无妨,早晚能治好,地陷大旱无妨,有足够的粮草赈济灾民,而且也不会年年如此。杨宸还是以为自己会赢,所以没有再离开过长安一步,勤恳地在这座繁华帝都做着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
天盛二年元年旦月,皇后宇文雪生下公主杨浠,天盛帝大喜,以此为苍天垂怜,祖宗庇佑,封“和盛公主”
天盛二年春,中军将军洪海率辽东铁骑三万,破辽北阿满部。
天盛二年五月,河道总督王敬治浊水起效,浊水归于旧有水道。
就在杨宸踌躇满志想要大展宏图创下父兄所不能及的伟业之时,一道噩耗,被送去了兴庆宫。
天盛二年六月,圣母皇太后宇文云染疾,杨宸率皇后及后宫妃嫔及百官北上兴庆宫探视。
纯皇贵妃月依,因怀有身孕,不便随驾,留在了长安。
阴谋,也就此而起。
天盛二年六月初三,月依生产。
大宁史官关于纯皇贵妃的记载,也就停留在了那一句:“二年六月初三,亥时三刻,纯皇贵妃月氏生皇三子杨澈,是夜,贵妃血崩薨,初四子时一刻,皇三子杨澈薨。”
史官笔下的故事到此结束,已经足够隐晦,这是给天下臣民和后世子孙的交代。可杨宸,最终从史书里抹去了关于纯皇贵妃月氏与杨澈的所有记载。
大宁六月的影卫密档里却记下了一句:
“初五日,上闻宫中惊变,孤身返京,杀太医院监正路征,杖杀宫女内侍百余”
“初六日,横岭关,上尽遣众侍,入密阁,未令人所见。”
“初七日夜,北返京师,诏,南诏国国主月腾位同一等亲王爵,世袭罔替,南诏入大宁永世不征之国。”
天盛三年,在大宁的四海渐安之后,长安多了一座望向南面的揽月楼。
南诏的凉都城外的一处宅院里,一件青衫,整齐在摆放在榻上。
一名年轻的女子扶着正在蹒跚学步的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提醒道:“澈儿,小心前面的石子哦”
四海之内最负盛名的长乐宫里,一切如昨日的故事。
许多年后,天盛帝最小的孙儿在天盛帝杨宸的寿宴上问了一个问题:“皇爷爷,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年已花甲的天盛帝望着南面,有些慨然:“是奉我父皇的诏命,离开长安,去定南道就藩,做我的楚王”
儿孙与群臣恍然,疑心天子年老,已经听不清这样的问题了。
可天盛帝终其一生,最想要的日子,又何尝不是在那座王府里,为父兄尽忠,有贤德的王妃,美丽的侧妃,还有命运与自己一样相似的冤家呢?
“皇后,我想回阳明城了”
这是大宁史册里,庙号高宗,谥号文武圣皇帝的天盛帝杨宸驾崩之日,留给儿孙的最后一句话。
......
“春去春又来,春来更有好花枝,愿岁并谢,与长友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