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三面环水,一面环山,是真正意义上的易守难攻之地,向西可取成都、长安,向南可直接控制两湖两广地区,向北则一马平川的可以进入中原,向东可沿江直取建康。
说它是咽喉要塞一点不为过,失一城则失一国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
陈叔宝和萧摩诃之所以抱有幻想,不是没道理啊,只要襄阳不破,他们就还有机会。
杨英到襄阳的时候,面临的就是这个局面,几十万隋军驻扎在襄阳城外,只待攻城的那一刻。
不过隋军不是蒙古兵,陈叔宝和萧摩诃也不是郭靖,这场战争并没有那么浓厚的家国仇恨,百姓军民并不是一条心。
杨素和韩擒虎抵达襄阳城外多日,两人都是名将,对于襄阳这种局面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对于强行攻城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下策,两人都是拒绝的,经过商议后,两人根据陈军的弱点做出了战略部署。
一是根据襄阳高大城墙以及易守难攻的优点,放弃了强硬攻城的打算,而是围而不攻,以逸待劳。
二是利用襄阳城中,陈军和民众不是团结一心的弱点,鼓吹若是再不投降,隋军攻破襄阳以后,就要屠城,让城中百姓和陈军士兵都陷入恐慌中。
三是分出一半兵力绕过襄阳,继续南下,切断襄阳的补给线,陈军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襄阳,隋朝南下军队攻城拔寨就变得轻松很多,到时候让襄阳变成一座孤城,就不攻自破了。
杨英听了这个计划以后,不得不佩服杨素确实有点东西,局势拿捏得很精准。
历史上元朝攻打宋朝的时候,在襄阳耽搁了好多年,最后还是依仗新研制的攻城武器,才拿下的襄阳。
当时宋元大战,最先进的攻城武器就是投石车,可是元军用投石车打了无数次大战,也没有撼动襄阳坚固的城墙。
后面元军造炮攻城,在投石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火炮技术,至于增加的火炮是不是火药就记载不清了,这种新改的攻城武器在当时被称为回回炮,威力超过了以往的人力拽索抛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