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而热烈拥抱,新生代所谓的科学家。
崇祯皇帝的下场会是什么样?
以后的史书会,怎么记载这一幕呢?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崇祯有信心做胜利者。
此时的崇祯从容自若。
在自己的紫禁城里。
他做的事情再离经叛道,也都是可以的。
只要不是暴君如尼采,桀纣,把人命过于视作儿戏,崇祯怎么做都行。
王承恩快步来到崇祯身边,耳语告诉他门口几人谁是谁。
崇祯一边点头,一边就如对待老友一样,把正要下跪的徐光启拉进教室里。
“第一位就是,朕的礼部右侍郎徐光启。
其实朕很快就要给他,安排一个新的职位。
这礼部右侍郎只是一个虚衔。
徐爱卿是大明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为朝廷引进了佛郎机人,也就是葡萄牙人的红衣大炮。
并在此基础上,对红衣大炮进行了升级改造。
徐爱卿才是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的幕后英雄。
没有徐爱卿改进的红衣大炮,就没有现在固若金汤的宁锦防线。”
崇祯笑容可掬地摆摆手,制止了徐光启可能要说的谦虚之词。
接着介绍徐光启身边的孙元化,那绿色的官袍穿在身上确实不合适,该换个红色的了。
此时的孙元化已经是,谄媚到极点的样子,要不是恩师就在边上,他早早就成一滩烂泥趴在地上起不来了。
崇祯心中倒是喜欢,这样没有一点棱角的科学技术人才。
喜欢当官,虽然官当得不咋样。
无疑这些人中,孙元化是最听崇祯话的一个。
只要崇祯能让他当官,当大官。
就是现在让他立刻造蒸汽机,重机枪,甚至飞机大炮,他都是二话不说,埋头就干。
对于这样的臣子,崇祯真的很欣赏。
不过以后绝不会放他,出去当封疆大吏就是了。
“第二位就是徐光启的徒弟,兵部司务孙元化。
这官说实在的,有点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