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元年时就担任天津巡抚的朱大典,此刻正静静地站在码头之上,凝视着港口内那密密麻麻、如山似海般的海外商队。
比他老家金华的城镇集市还要热闹。
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与烦躁。
朱大典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还要从上一任天津巡抚黄运泰出事说起。
自从黄运泰出事后,黄运泰出事不是因为他是阉党,也不是因为他不想交赎罪银。
只是崇祯单纯地觉得,历任天津巡抚中,比如毕自严、李邦华等人,他黄运泰是一个最没有出息的官员。
出于某一种心理洁癖,崇祯把他列入了阉党中必须割舍的一部分人,比如冯铨、孙之獬等人,于是他黄运泰也上了断头台。
这一种骚操作也让现在的帝党,领略到了崇祯皇帝喜怒无常的冷血作风,想杀人,多出奇的理由他都能找到。
为了弥补日渐重要的天津巡抚的职缺,崇祯帝没有知会内阁和六部,就直接确定了自己心仪的人选。
并立刻派遣锦衣卫将远在金华老家的朱大典提溜了出来,让他接任这个职位。
在此之前,朱大典曾是原福建巡抚南居益的副手,是福建布政使司的左参政,之前是福建巡海道。
他们二人曾经联手抗击过红毛番,也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
就在朱大典准备大展拳脚之际,他的老父亲突然病故。
按照明朝的传统礼仪,他不得不辞官回乡,守孝三年,即使他的心里不愿意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高官厚禄,但不得不走,不走的话,他以前只有贪墨的污名,这之后,就没有在士林待着的必要了。
当锦衣卫带着圣旨来到他家门前时,距离他守孝期满还有七七四十九天。
这就让人挺尴尬的,一面是君命难违,另一面是孝道还没有尽完。
朱大典原本打算坚守到底,等守孝结束后再重新出山,辅佐君王,报效朝廷。
毕竟,人伦孝道乃是明朝士大夫的立身之本,他相信新皇帝崇祯陛下一定能够理解他的苦衷。
可惜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