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35章 士可杀,不可辱

这也是赵煦改革兵冗问题的一个思路。

不采取简单粗暴的裁军手段,而是将一部分军队巧妙地转化到其他行业中,为大宋建设贡献力量。

······

“官家,祖宗以来,未尝杀士大夫,臣等不欲自官家开始破例,请官家收回成命。”

整顿禁军案中,牵扯了好多官员,其中御史中丞封稷,不幸卷入其中,终被贬谪至地方。

其余官员罚俸的罚俸,降职的降职,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那些首恶武官,甚至被判死罪。

李勇和苍羽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震慑宵小之辈,然而因为是文官,文官便纷纷上书,为其开脱。

一句话,大宋不杀士大夫。

赵煦面无表情,端坐龙椅静观文官的慷慨陈词。

“有宋以来,便有祖训,对士大夫向来宽宥,从未有杀戮之举,如今破此先例,实乃对太祖、太宗大不敬。”

“轻启杀戮士大夫之端,乃乱国之举,请官家三思。”

“臣请李、苍二人刺面配远恶之处,以示惩戒。”

“如此,不如杀之!”

“何故?”

“士可杀,不可辱!”

“······”

良久,赵煦示意安静。

他当然清楚这些文官心里的小九九。

他们担心,一旦皇帝开了杀士大夫的先例,哪天皇帝手滑了,他们也会成为倒霉蛋。

所谓的“不杀士大夫”,不过是文官们为了自保,弄出来的潜规则罢了。

“张元和吴昊也是士大夫,按诸卿的说法,他二人也罪不至死咯?”

这两个名字,早已成为大宋文人中败类的代名词。

他们投奔西夏辅佐李元昊,好水川一战,正是这二人谋划,宋军才会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