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春以来,山东,山西两县接连出现大旱,许多难民拖家带口的朝京城这边靠了过来。
这时他便已经有了一种火烧眉毛的感觉,林如海回归带回来的那笔不义之财,为了堵这个窟窿,如今已经所剩无几。
甚至之前他用闪电战的方式,覆灭了吐鲁番所得到了那些真金白银,也不一定能支撑多长的时间。
一但这些东西耗尽了,那等待朝廷的可就是一个大难题。
户部这段时间已经开始频繁告紧,为了度过这个难关,他甚至不得不翻起一些旧账,就像是四王八公一脉在朝廷这边的借贷问题,但是效果却是杯水车薪,因为这几家的家底并不算多好。
甚至说有几家因为后代子孙不成器,又为了维护自家的那种所谓的面子,府内差不多都成了空架子。
如今只有镇国公,理国公,还有马家陈家几家,尚有余力,其他的几家都已经入不敷出了。
可就算是还有余力的,也没人打算去交这一笔钱。
为此,这两日,明康帝对这几乎人家那是越发的不满了。
他如今收那些借贷的银子,又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为了应付眼前的难关,城外扎的棚子,设的粥铺,虽然一桶粥所花费的银子不多,但是架不住人多,每日的花费极为恐怖,如同流水一般。
眼下户部工部已经联合出谋划策,提出了一个应对之法,以工代赈,那些体力尚可的,可以用劳动,多换两碗粥,一方面,缓解了朝廷在赈灾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让大部分人能够有活干,不至于在城外闹市。
“朕看秘折里说,这个叫作玉米的作物,能够一年两种,甚至在南方一年三熟,并且亩产惊人,若是贾琙这个臭小子没撒谎的话,我们大康现在的困局,终究是打开了一丝局面!”
听到明康帝的话,戴权也只随身附和。
“可不是嘛侯爷总是能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
“要老奴说,这还是归功到皇上您慧眼识人啊!若不是有皇上慧眼如炬,挑出了侯爷这位奇才,不仅平定了北疆,更是为我们大康带回了祥瑞,一解当前的困局”
听到戴权的马屁,明康帝呵呵一笑,这一回他倒是没有生气,这话听的多了,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感觉了。
不过当他想到当前的困境,眉头不觉又皱了起来。
贾琙回京尚需一个月的时间,再加上一季作物从生长到成熟,最快也得有三四个月的时间,那这段时间,朝廷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听钦天监的人来汇报,最近两个月之内,怕是不会下雨,这样的话,在城外的那些人就不可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