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北埕站在政事堂中,看着范增送来的文书,不由得会心一笑:“对于普通士卒也要进行封赏,不要吝啬钱粮。”
“也不要吝啬田地,我们现在最不缺的便是耕田。”
“与此同时,颁布第二个五年计划,奉天六郡,以及瀛州一体通行!”
说到这里,嬴北埕话锋一转,道:“传信史禄,优先开凿咸阳瀛州道,告诉他,不计一切代价。”
“至于钱粮方面,商市署,瀛州商社将会全部支持。”
“瀛州中书省也会全力支持,三年之内,必须要打通咸阳瀛州道。”
“诺!”
为了移民实边,嬴北埕也没有选择,只有先行打通咸阳瀛州道,然后在图谋其他。
光靠海运,迁徙三百万人口,根本不现实。
没有人口,瀛州根本发展不起来,在这个情况下,嬴北埕唯一想到的解决之法,便是以整个瀛州之力,打通咸阳瀛州道。
翌日。
司空令史禄抵达封溪,面见嬴北埕。
“臣史禄见过监国。”
嬴北埕眼中带着笑意,看着风尘仆仆的史禄,道:“司空令,不必多礼,坐。”
“臣谢过监国。”
史禄在一旁落座,书吏送来茶水。
“司空令此番前来,是?”
闻言,史禄苦涩一笑,朝着嬴北埕,道:“臣在岷安道工地上,听闻了监国的政令,特此赶来。”
“臣想询问,这个咸阳瀛州道,当如何规划?”
这一刻,嬴北埕起身,走到了地图前,道:“司空令,咸阳瀛州道,我们需要负责的一段是,瀛洲巴蜀道。”
“我的计划是,从岷出发,连接五尺道,对于五尺道进行扩宽。”
“然后沿着五尺道,进入巴蜀,走汉中,过陈仓,直入陇西。”
“我与父皇商议,将会从中原移民实边,迁徒三百万人口南下,依靠海运,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打通瀛州与咸阳的联系,势在必行。”
喝了一口茶水,史禄沉吟了半响,道:“监国,想要完成咸阳瀛州道,太过于艰难。”
“巴蜀多山,而且道路崎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