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月考即将来临,学子们都在积极备考,希望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获得先生的青睐和赞扬。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进入仕途,成为一名官员。对于许多世家子弟来说,他们还可以选择走斜封官的道路,这是一种特殊的入仕途径,可以让他们更容易地获得官职。
然而,要做好一名官员并不容易,即使是最简单的断案也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和无助。因此,这次月考的重点就是考察学子们对为官之道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次月考的题目非常具有挑战性,它不仅仅要求学子们掌握已有的知识和规则,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描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在某个县里,两个孩子发生争斗,其中一个孩子不幸死亡。学子们需要根据这个案例来判断谁应该承担责任,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个题目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涉及到法律、道德、人情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考生全面考虑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面对如此复杂的题目,学子们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们纷纷皱起眉头,紧闭双眼,努力在脑海中翻阅曾经看过的书籍,查找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案例。
赵国虽然有未及笄之人保护法,旨在保护未成年的孩童,但绝不能将其作为犯罪之人的包庇之法。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巧妙的方法,使得那个害人致死的孩童受到应有的惩罚。
唐启想了很久,他才落笔写道:
题目:在某县,两个孩童发生争斗,其中一人不幸身亡。
解题:首先,派人将涉案的孩童押送至牢房。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孩子并不害怕,甚至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接着,有人送来食物,放置在此童面前,并特意将筷子一正一反地插着。
只见此童毫不犹豫地端过饭碗,顺手将筷子捋顺。就在这时,一旁的官员突然怒斥道:“此童已经明白事理,应当立即斩首示众!”
待他书写完毕后,缓缓抬起头来,目光扫视四周。只见周围的学子们皆伏于案几之上,奋笔疾书,一张张洁白如雪的宣纸被他们填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这些学子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笔下生花,文采斐然,令人赞叹不已。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让众人瞠目结舌——唐启竟然荣获了第一名!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个个义愤填膺,表示极度不服气。
“就凭他写的那寥寥数语,怎么可能拿到第一?”有人愤愤不平地说道。他当时坐在唐启的旁边不远处,看见他的答卷就字迹不多。
更有甚者,直接将此事举报到了国子监祭酒那里。要知道,在当初的招生考试中,唐启的四书五经成绩仅仅只是获得了乙优而已。能够通过考核已属侥幸,如今居然能在月考上凭借这随意写下的几个字夺得榜首之位,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于是乎,流言蜚语四起,大家都怀疑唐启与先生之间存在着某种不正当的关系。如此一来,不仅唐启本人备受争议,就连那位先生也因此受到牵连而饱受困扰。
为了维护学院的公平公正,国子监祭酒当机立断,决定直接公开所有学子的答卷。并选出了成绩位列前三甲的学子,请他们登台向在场所有人详细讲解自己的答卷内容,接受全体学子的点评与审视。
第三位和第二位学子的回答着实精彩,他们展现出了扎实的知识储备以及敏锐的思维能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他们的答案详尽且有条理,但终究未能想出有效的方法来确保那个作恶多端的孩童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目光转向其他学子所提交的答卷,内容竟是如此的相似,仿佛出自同一模板一般。几乎所有人都主张对那犯错的孩童予以一番教育之后,便将其放回家庭之中,而这孩童竟未承受丝毫实质性的惩罚。这般处理方式,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就在众人皆感到失望之时,唐启的答卷犹如一道曙光映入眼帘。只见其上赫然写道:“法律应当始终追求公平与正义!倘若犯下罪行之人无法得到应有的惩处,那么法律存在的意义又究竟为何?难道要使其沦为某些特定人群违法乱纪的工具不成?”紧接着,他更是巧妙地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实则精妙无比的考验方案,成功使得那作恶的孩童乖乖伏法。
回想起之前那些华美的篇章,虽然辞藻华丽、行文流畅,但在实际内容方面却显得空洞无物,缺乏真正有价值的思考与解决方案。相比之下,唐启的这份答卷无疑更具深度与现实意义。此刻,人们似乎能够听见从那遥远的县城中传来的阵阵感激之声,那是受害者家属发自内心的谢意。因为唐启的智慧与勇气,终于让饱受折磨的受害者得以安息,正义得以伸张。
此次,众人对于唐启能够夺得头筹可谓是心悦诚服、毫无异议。回想起先前那些无端的污蔑之辞,他们都不禁感到羞愧难当,并纷纷向唐启诚恳地致歉,表示自己当时被蒙蔽了双眼,未能看清事实真相。与此同时,这些人还一同向国子监的先生们表达了深深的歉意,承认自己的鲁莽和无知给学堂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而此时,在不远处静静观望着这一幕的国子监祭酒,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心中暗自感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啊!”看着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唐启,祭酒仿佛看到了赵国未来的希望之光。
于是,祭酒当场做出决定,郑重其事地指认唐启作为国子监众多学子的杰出代表。从今往后,无论是校内的各种学术研讨活动,还是校外与其他学府之间的交流切磋,只要有需要派出学生代表的场合,那走出去的必然是唐启。因为在祭酒眼中,唐启已然成为了国子监的一块金字招牌,一个无可替代的存在。
此时的国子监内,气氛紧张而又热烈,并未因皇城内发生的诸多大事而乱了分寸,而是紧锣密鼓的准备月考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