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花生是创汇农产品中的 “劳模”(二)

毛副部长点了点头,说道:“那华夏在花生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呢?”

贾晓臻自豪地说道:“华夏是世界花生第一大出口大国,花生及制品年出口量在 60 - 75 万吨,创汇 7 亿多美元,主要销往欧洲、东南亚、日本和中东等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花生市场份额的 35%,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华夏花生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是当前华夏粮油类商品中为数不多的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商品之一。其中花生仁年出口量在 20 - 30 万吨左右,创汇近 2 - 2.5 亿美元;花生果年出口量 7 - 9 万多吨,创汇 5 - 6 千多万美元;花生制品年出口量 30 - 36 万吨,创汇 4 - 5 亿美元。近年原料花生出口量逐年下降,花生制品出口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反映出我国花生产业在加工和深加工方面的发展,从简单的原料出口向附加值更高的制品出口转型。”

毛副部长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若有所思地说道:“看来花生出口在创汇农业中确实有着重要作用啊。”

贾晓臻跟在毛副部长身后,说道:“是啊,毛副部长。花生出口不仅为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还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通过出口,我们还可以提高华夏花生的品质和知名度,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从历史上来看,花生是个妥妥的农产品创汇‘劳模’呢。” 随后,贾晓臻为毛副部长重述了花生的种植历史。

华夏花生栽培历史悠久,经多方考证,花生在 16 世纪初经南非、东南亚地区传入华夏。最初,花生首先在岳东一带进行种植。从那时起一直到 19 世纪 80 年代,这漫长的岁月里,花生生产经历了一个十分缓慢的发展过程。在这之前,花生种植基本上处于一种较为零散的状态,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农民们大多是小面积的尝试性种植,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大规模的推广。这主要是受到当时多种因素的限制,例如农业技术的落后,缺乏有效的种植经验传承,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限制等。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农民更多地关注粮食作物的种植,以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对于花生这种经济作物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种植技术也局限于传统的经验,缺乏科学的种植方法指导。

到 19 世纪末,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花生种植面积才逐渐扩大,并向着规模化和商品化发展。这一转变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因素。随着商业贸易的逐渐发展,国内外市场对花生这种作物的需求开始增加。西方列强的入侵虽然给中国带来了诸多灾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中国的市场,花生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同时,农业技术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比如在种植工具方面,铁制农具的使用更加广泛,提高了种植效率;在灌溉方面,一些地区开始修建简易的水利设施,这使得花生的种植能够在更大面积上开展,产量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新华夏成立后的 50 余年来,华夏花生生产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首先是恢复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对花生种植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政府鼓励农民种植花生,提供了种子、肥料等物资支持,同时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开始逐渐恢复到一定水平。随后进入徘徊阶段,在这个时期,由于受到一些自然灾害以及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花生生产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上下波动、进展缓慢的状态。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等频繁发生,给花生种植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而政策调整方面,例如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花生种植面积的规划可能受到其他作物种植需求的影响,导致花生生产的不稳定。接着迎来了大发展阶段,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优良品种的推广、新型肥料和农药的应用等,花生的产量和种植面积都有了显着的提升。优良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和抗病虫害能力,新型肥料能够为花生生长提供更充足的养分,农药则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花生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最后进入稳定持续发展阶段,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华夏花生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这种快速发展表现在多个方面。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老产区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同时新产区又不断涌现。自 “七五” 至 “十五” 期间,华夏花生种植面积从 4532 万亩持续增加到 7341 万亩,每五年平均增加 10%,这样稳定的增长速度反映出花生种植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拓展的良好态势。单产从 130 公斤 / 亩增加到 200 公斤 / 亩,增加 54%,这一增长得益于农业技术的全方位提升。从种植密度的优化来看,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田间管理的精细化,包括及时的除草、灌溉、施肥等操作,都对单产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产从 589.5 万吨增加到 1400 多万吨,增加 150%,这一巨大的增长幅度体现了种植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的双重效应。预计到2008 年,华夏花生种植面积达 1049.2 万英亩,总产量达 1428 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 42% 以上,这一数据充分表明华夏在世界花生生产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主,

华夏花生种植范围广泛,全国除西藏、青海等个别省区外,均有花生种植。这种广泛的种植分布与华夏的地理气候条件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地域辽阔,从热带到温带的气候类型多样,土壤类型也丰富多样,这为花生的种植提供了广泛的适应性基础。以长江为界华夏花生大体可分为两大产区,即北方花生产区和南方花生产区。北方花生产区由于其独特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在花生种植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北方的土壤多为肥沃的黑土、黄土等,透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气候方面,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花生营养物质的积累。北方花生产区的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的 65% 和 70%,是华夏花生生产的重要区域。南方花生产区虽然在面积和产量占比上相对较小,分别占 35% 和 30%,但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南方的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在花生的生长季节能够提供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使得花生的品质具有独特之处,例如南方花生可能在口感上更加细腻,油脂含量也有所不同。

同时,华夏花生种植又比较集中,种植面积在一百万亩以上的有江南、岳东等 13 各省(自治区)。这些产区花生面积和总产就占到全国的 93.6% 和 95.5%。这种集中种植的现象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模式,便于进行统一的技术推广、市场销售等活动。在统一的技术推广方面,可以更高效地将先进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推广到广大种植户中;在市场销售方面,集中种植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提高花生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降低销售成本。其中,岳东、江南等地有着非常独特的出口产区优势。在自然条件方面,这些地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能够产出品质优良的花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科技水平方面,当地不断投入研发力量,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究适合本地花生种植的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了花生的产量和质量。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抗病虫害能力更强的花生品种,或者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实现花生种植的精准施肥、灌溉等操作。在出口创汇方面,凭借优质的花生产品,这些地区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在国内消费市场方面,这些产区的花生产品也备受消费者喜爱,无论是作为休闲食品还是加工原料,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作为休闲食品,花生可以制作成各种口味的花生米、花生糖等;作为加工原料,花生可以用于生产花生油、花生酱等产品。

华夏花生种植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逐步形成了如今规模庞大、产区集中且优势明显的格局,在国内农业生产和国际花生市场上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毛副部长转过身来,看着贾晓臻,说道:“但是,现在花生出口面临这么多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晓臻信心满满地说道:“毛副部长,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加强与农业、工商管理等部门的合作,共同研究解决花生出口中的难题。像我们之前讨论的,与松江市农业科学院合作研究花生 - 土壤系统中重金属的富集和迁移变化规律,并评估健康风险。重金属超标可能会影响花生的质量安全,进而影响出口,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确保花生符合国际质量标准。与农业管理部门合作研究花生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病虫害是影响花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防控技术能够提高花生的品质,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工商管理等部门合作打击擅自销售禁用农药六六六等行为,禁用农药的使用会导致花生农药残留超标,这是国际市场非常关注的问题,通过打击这种违规行为,可以保障花生的质量安全,维护我国花生在国际市场的声誉。”

毛副部长点了点头,说道:“嗯,这些措施确实很有必要。但是,这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贾晓臻说道:“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推动花生出口的发展。而且,花生出口对于华夏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不能因为遇到一些问题就放弃。”

毛副部长沉思了片刻,说道:“好吧,我会考虑你的建议,积极推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花生出口中的问题。”

贾晓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感谢毛副部长的支持。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松江外贸的花生出口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晓臻,出大麻烦事了,我们的出口欧盟的花生被查检部门检出了违禁农药六六六,肯定不能出口了,咱们怎么办啊?”贾晓臻话音刚落,收到了朱汉腾发的一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