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玄大师安静思索几息,想明白了扶箬提及的事件里的弯弯绕。
他仰头望着那轮冰冷的上弦月,只觉得它高高在上,寒光逼人。
普玄大师是听懂了,但余下僧人还有许多露出不解神情。
扶箬便进一步解释,细化。
“你们这些时日的举动,已经算得上挑拨民意,陛下得知后心中定然不舒服。”
“待我炼化完那枚佛舍利,陛下应当已经同意将古刹归还佛门,你们便可趁机主动提出将那枚佛骨舍利赠送陛下,同时赞颂陛下此举深明大义。”
“陛下龙颜大悦,冯增这时肯定也会顺着台阶下,他大概率会找个借口撇清关系,说是有贼人偷了那枚佛骨舍利,恰好被他的人寻到,于是赶忙将舍利奉上,希望能将功补过。”
“如此,陛下既得了里面最珍贵的佛宝,有了佛家赞颂和民心所向,又有机会发难处置冯增夺取他手中权势,将冯党分崩离析。”
“帝王成了全局最大的赢家,又承了你们一个天大好处,念及佛门,想到自己先前霸占古刹之举定然会觉得心中有愧,而你们正好可以趁机向陛下为佛门讨一个恩典。”
古往今来,帝王觉得佛家教义有利于自己统治时大肆修建庙宇,不利于自己统治时灭佛烧经书的也不是没有。
若是能得到一个承诺,起码这几百年佛门都能安然。
而冯增作为权倾朝野的党首,必然有办法将私藏佛宝的事情择个干净,就算他不曾献出宝贝,元盛帝也不会要他的命。
毕竟冯增在朝堂实力根深蒂固,哪怕他突然去世,一时也不可能除尽,还不如让他活着,借着这事恩威并施,敲打他尽快放权,以此分化朝堂上的党羽势力,重新集权。
至于冯增本人,他知晓自己性命无虞,也不会狗急跳墙做些有损江山社稷之事。
扶箬看向还在深思的一众高僧。
“我提的这条,是一举多得的计策。帝王与权臣各退一步,帝王饶他一命,安度晚年,冯增死里逃生,承了陛下的情,定然会放权。”
“朋党之争已如大厦将倾,日后,胸有抱负不愿同流合污的朝臣也不会轻易因为帝王与权臣之争而无辜丧命,早日肃清朝堂,百姓也可早日有安稳生活可过。”
“诸位大师悟性顶级,应当很快就能做出抉择,此事百利之中只有一害。”
就是唯独要牺牲她手中这枚佛舍利,变成帝王之物。
一枚圆寂后烧出的佛舍利,能在今日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对佛门对百姓甚至对皇权都有影响,也算是物尽其用。
只可惜,她不是阎罗,没有权限查找并召回这位高僧魂魄。
叫他本人出来问一问,是否乐意。
扶箬这一番耐心解释,确实打蛇打七寸。
不谈皇权朝堂,单单是佛门未来保证,以及百姓能更好的安居乐业,就足以打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