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蒙蔽计(二)

借古鉴今 忙种 1073 字 14小时前

- 制造热点话题:品牌方通过策划一些看似偶然的事件或话题,引发公众关注和讨论。如故意泄露产品的部分神秘信息,制造悬念,让消费者产生好奇和期待,从而提高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

- 塑造品牌形象:利用广告、宣传活动等塑造特定的品牌形象,掩盖品牌的一些不足或负面信息。如宣传强调品牌的环保、公益属性,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好感,而对其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视而不见。

产品销售方面

- 产品包装误导:采用精美的包装设计,夸大产品的容量、功效等。如在食品包装上使用大尺寸的图片,给消费者造成产品分量很足的错觉,而实际产品量却较少。

- 价格策略误导:推出“买一送一”活动,但赠送的商品可能是价值极低的滞销品,或者以“原价”作为对比来显示折扣力度大,而“原价”可能是虚高的价格,并非实际销售价格。

商务谈判方面

- 隐藏真实底线:在商务谈判中,不透露自己的真实价格底线或合作条件底线,通过各种借口和理由,如成本压力、公司政策等,让对方认为已经没有让步空间,从而争取更有利的谈判结果。

- 放出虚假消息:故意透露虚假的合作意向或竞争对手信息,干扰对方的判断和决策。如声称有其他公司也在积极洽谈合作,且给出了更优惠的条件,迫使对方降低合作要求。

虽然蒙蔽计在商业活动中有时能带来短期利益,但从长远看,过度使用可能会损害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商业活动中运用蒙蔽计,有其独特的优劣势,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具体如下:

优势

- 吸引关注与流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利用蒙蔽计制造新奇、神秘的话题或事件,能快速抓住消费者眼球,为品牌或产品带来大量关注和流量,有效提升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