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折辱

此时,一旁的江诸再也无法忍受李万青的嚣张气焰,挺身而出:“李万青,你不要太过分了!”

陈明连忙拱手向江诸表示感谢,并示意他不要动怒。接着,他将目光转向在场的众人,神情恭敬地俯身跪倒在地,向着李万青行跪拜大礼,口中称道:“草民陈明,拜见大人。”

说罢,他以头触地,表示敬意。然而,由于并未得到李万青的允许,他一直低着头,不敢轻易起身。

李万青见状,得意洋洋地哈哈大笑起来:“哼,我劝你还是赶紧离开京城吧,这里可不是你这种人能待的地方。”

陈明听完这句话,缓缓抬起头来,脸上却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语气平和地回答道:“多谢李大人的指点。”

见到此幕,众人纷纷摇头,渐渐远去。

和虞集叙完话的许观出来时,众人已走,自然不知道先前所发生的一幕。

他来此和陈明交谈一二,之后才前去寻人。

陈明其实对方才的经历并未放在心上,那李万青今日之举,无非是小人得志罢了。

这样的人胸无城府,反而没有多大威胁,可这隐藏在背后的权贵就难知了。

那李万青倒是点醒了自己,他的那句“谢李大人指点”其实并非虚言。

他原本也想留在这继续读书,等待合适之机翻身。

只是那人既然敢在天子面前“动刀”,把自己从进士的榜单上割下来,未来更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步入朝堂,手握权柄。

此时,留在京城反倒不安全,悄然隐退才是正途。所谓的“面子”和“屈辱”相较于活下去,根本算不得什么。

人在梗塞不顺时,就容易忆起那些快乐、美好的时光。是时候回到登封,做一闲散举人安稳度日了。想到这里,他取出纸笔,给许观留下一些文字。

直到两日后,听到江渚不经意间提起,又回想起陈明当时那张风轻云淡的样子,许观心中顿感不好,来不及多言,便往国子监去了。

可惜已是人去楼空,当职的小吏见他进来,递给他一封书信,说是陈明所留,昨日那人就离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观打开信笺,看到信中所言:

昔子房于博浪沙一刺闻名天下,然始皇未死,良逃于危难之间。圯上老人深感子房才有余而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而今吾科考未举,为众人所耻笑,受百般曲辱,此非子房见折圯上之老人耶?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吾年尚幼,而心志未苦,筋骨未劳,体肤未饿,此身未乏。故吾得病于前日,未能进食,以饿体肤;三月科考失意,以苦心志;赴此学习,夜以继日,以劳筋骨;未尝懈怠,以乏吾身;众人耻笑,以折吾节。然受书留侯之老人何在?孰为识千里马之伯乐?

呜呼!夫子胥匿于芦草,犹有渔父送食,苏子谪游赤壁,尚有友伴鹤访。而吾憔悴之姿,何人为之悲哉?欲以杜康解忧,则身不行矣;欲告之于故交,则书未可达矣。唯效古人之书愤而消吾愁,故作此篇,以感时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