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朝堂上,郭开愤然大骂。
“都怪那个李牧,如果不是他通敌秦国,我赵国又怎会屡战屡败?”
郭开不说还好,一说,赵王偃就怒气值爆满。
砰——
赵王偃愤怒拍桌:“郭开,如果不是你,李牧又怎会叛国?”
“???”郭开虎躯一震,连忙欠身拜道,“大王,下臣冤枉啊,分明是李牧通敌在先,非臣之所愿啊。”
“哼!你倒是说说,那天为何不当场杀了李牧?”
郭开连忙将话术再重复说一遍:“当日,秦军布阵三万卒,埋伏我等,臣仅有数千人,又如何能敌?”
“下臣捡回一条性命,已是大王保佑。”
其实,这个解释有一个很大的漏洞。
三万人,你知道有多少吗?一个足球场都站不下!
假设每平方米立五人,那么站下一万人就要二千平方米。
一平方米同时站着五人,已经算很挤了。
那么,郭开口口声声说,秦军足足有三万众。
只要不是一个瞎子,都能发现这么多人吧?
那为何,明知被敌军占领,他还要在那里秘密会见李牧呢?
就是哄骗赵王偃不懂军事,对人员数量缺乏一个明显的认知。
李牧的口碑,随着战事发展,从一开始的人人喊打,突然变成一个悲情英雄。
尽管许多人都不愿意相信,李牧是被郭开一步步逼迫叛国的。
但是,如今只有李牧能够救赵国。
如果李牧可以回归赵国,那么赵王偃绝对会愿意原谅他,既往不咎。
赵王偃想方设法的,想要向李牧传递自己的意思。
可惜,一封封信简犹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好马不吃回头草,现在才想挽回,晚啦!
当初干嘛去了?
一夜之间,在某种神秘力量的加持下,民间怨言四起。
不少下层民众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赵王听信郭开谗言,国之栋梁李牧,又怎会选择远走他乡?
糟糕,现在赵国的嬴姓赵氏王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赵王偃急需找一个人去背锅,以此挽回王室声望。
否则的话,不等秦军攻占,赵国内部就先瓦解了。
......
“郭开!你罪大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