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也没有想到,韩非却在这时候站出来,说了句不合时宜的话。

“陛下,您如今一统天下,疆域广阔,然而——皇子宗亲们却没有任何实权。”

“有朝一日,如果权臣弄堂,重演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夺位往事。”

“到那时候,该由谁,来拯救泱泱大秦?”

嬴政听闻后,他的脸色一黑。

李斯见状,立即上前骂道:“时代在变化,岂是尔等腐儒可以理解?”

他扭头向始皇帝拜道:“陛下,臣,恳请加强舆论钳制,勿要让天下儒生,妖言惑众。”

韩非懵了,什么意思?

他皱眉反问:“你我皆是法家弟子,吾怎会为儒生?”

“韩非啊韩非,你早已被儒教毒害,自身不知。”

韩非继续反驳:“那你倒是说说,关于我的问题,你该当如何处理?”

李斯大手一挥:“天下兵器皆收,黔首无兵可用,何来谋逆?”

韩非驳斥道:“铸造兵器,素来不是黔首可为,乃是一群贵族,他们有的是办法弄来铁矿。”

李斯辩驳:“那我请问,贵族从哪里弄来铁矿?”

韩非异议:“倘若朝廷之中,出现贪腐之辈,与其勾结,不就可以轻松取之?”

“荒谬!”李斯满脸愤怒,“你这是在污蔑!”

韩非冷笑:“人心难测,天下之事,何人定论?”

这时候,另一名丞相??王绾站出来说道:“二位,你们争论半天,矛盾点始终都在铁矿之上呀。”

他转身拜道:“陛下,臣以为,韩廷尉所言,甚是有理。”

“中原地区及四周,犹可以建秦直道,何地起义,官兵速镇压。”

“可是,孔雀王朝那片区域呢?距离我大秦,何止万里呀?”

“即便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待秦军赶至,为时已晚。”

嬴政始终皱着眉,从韩非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在思考。

韩非的观点是:“地方官吏没有实权,而朝中权臣终将架空皇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说的话,都是有理可据,有史可依的。

现在秦朝的做法是,在比较遥远的大郡上,建立起钧都府,进行治安管控。

那么问题来了,钧都府的最高官吏监察御史,他们会不会与当地势力勾结?

肯定会的呀,这还用问?

人都是有私心的,你能保证他们会一辈子忠于秦朝?

那么,哪种人会一辈子忠诚呢?

只有皇室宗亲。

因为,一旦王朝覆灭,他们的特权就要消失,谁都不想看到这个结果。

可是,如果分封皇子宗亲去各郡钧都府坐镇,又将回到了周朝的分封制度。

这就涉及到公天下与私天下,集权与分权的争论了。

“稳定、灵活、效率”,这是帝国治理的不可能三角,成为每个王朝都逃脱不了的难题。

汉朝帝皇吸取秦朝覆灭教训,为了国家稳定,极大限度的约束地方灵活自理,又因为皇帝想提高管理效率,重用外戚和宦官,导致宦官专权,祸乱朝纲,架空皇权,最终覆灭。

曹魏吸取了汉朝的教训,认为权力应该下放给地方,提高地方管理灵活性,结果养出来一堆军阀,司马家族叛逆。

晋朝吸取曹魏的教训,认为可以提高地方灵活自治,但是必须要让自己人去承担,于是大肆分封皇室宗亲,结果爆发了“八王之乱”。

到了隋朝,涌现出来一堆世家贵族,极大的影响到王朝的统治效率,于是开创科举制,结果被世家贵族取而代之。

唐朝充分吸取前朝的教训,对付世家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模式,然而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那就是疆域太广,管理十分困难,唐玄宗为了提高治理效率,设立节度使,赋予其灵活自治,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

宋朝充分吸取唐朝的教训,宋帝皇将一切权力牢牢地把握在手里,不仅财政,甚至兵权。从而忽视了军队的灵活战斗能力,最终爆发“靖康之耻”。

蒙古帝国的建立基础,本是依靠成吉思汗的血缘与威信,而大汗则是依靠分配战利品的手段,激励子民扩张战斗,从而维护帝国的稳定统治。

然而,一旦从掠夺财富转为经营财富,蒙古各部落的皇室宗亲为了灵活治理,融入当地的文化中,最终帝国失去了统治效率,走向灭亡。

......

嬴政高坐在王座上,殿下的大臣,陷入了喋喋不休的争吵之中。

加入辩论的人,越来越多,整个大殿就像一个热闹的菜市场。

“肃静!”

嬴政听得烦了,于是让寺人大声喊道。

“此事,改日再议,今天是庆祝时分,讨论政事,放在早朝吧。”

众人听到始皇帝如此说道,他们只好作罢。

关于郡县制还是分封制的讨论,不会因为制止而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