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刘邦势力崛起

凉风裹挟着初春的气息,拂过林云的脸庞,带来一丝泥土的芬芳,也撩动了他额前的碎发。他深吸一口气,却依旧无法驱散心头弥漫的忧虑。他站在山坡上,俯瞰着下方广袤的平原,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历史的洪流滚滚而来,时代的浪潮翻涌不息。彭城之战的硝烟仿佛还在眼前缭绕,尸横遍野的惨状,震天的喊杀声,依旧在他耳边回荡。然而,新的风暴却已在酝酿,一场更大的变革即将席卷而来,他却无力改变任何事情,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的发生。

他知道,在不远处的沛县,一个看似平凡的亭长,名叫刘邦的男人,即将崛起。这颗看似不起眼的火星,终将燃起燎原之火,改变整个天下的格局。

沛县,这个位于泗水郡丰邑中都的普通城镇,此刻却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刘邦的招贤令,就像春风般,吹遍了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唤醒了人们心中沉寂已久的希望。告示贴满了城墙、乡舍、路口,甚至连酒肆茶馆都有人在议论纷纷。上面用遒劲的笔迹写着“求贤若渴,不计出身,唯才是举”,寥寥数语,却充满了振奋人心的力量。

城门口,络绎不绝的人群涌入沛县,他们有饱读诗书的儒生,有精通兵法的武士,有擅长奇门遁甲的方士,还有身怀绝技的工匠,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带着各自的理想和抱负,汇聚到这小小的沛县,希望能够一展所长。

县衙内,刘邦正襟危坐,认真聆听着每一位前来应聘者的陈述,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考察他们的才能和品德。萧何、曹参等一干沛县的官员则在旁协助,记录着每个人的信息。原本略显冷清的县衙,如今变得热闹非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春风拂过沛县,带来阵阵暖意。县衙门口,几匹风尘仆仆的马儿正被拴在木桩上,马背上的鞍囊还未卸下,显示着它们的主人一路的奔波。

一位身着洗得有些发白的儒衫的男子,手持一卷竹简,正迈步跨过高高的门槛。他约莫三十来岁,面容清瘦,颌下三缕长须随着步伐微微飘动,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饱读诗书的睿智。紧随其后的是几位同样装束的文士,虽然衣着简朴,但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文雅气质却无法掩盖。他们大多风尘仆仆,衣摆和鞋履上沾染着泥土,显然是经过长途跋涉而来。然而,他们眼神中闪烁的兴奋光芒,却冲淡了旅途的疲惫。

领头的儒生走到堂前,深吸一口气,朝着正与萧何商议的刘邦拱手一礼:“在下张良,听闻沛公招贤纳士,我等特来相投!”他身后的几位文士也跟着行礼,齐声道:“愿为沛公效力!”

刘邦闻声,立刻起身,笑容满面地迎上前去,抱拳回礼:“先生大才,久仰久仰!刘邦求贤若渴,先生能来,真是蓬荜生辉!”他热情地拉着张良的手,请他入座,又吩咐侍从看茶。待众人坐定,刘邦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几分期许问道:“各位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何高见?”

张良将手中的竹简轻轻放在案几上,这才缓缓开口:“如今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我等观沛公仁义之举,深感钦佩,故而前来,愿为沛公效犬马之劳,共创大业!”他言辞恳切,声音虽然不高,却掷地有声,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刘邦听罢,抚掌大笑:“好!先生之言,正合我意!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先生的到来,如虎添翼!”他转头对萧何说道:“主簿,快将各位先生的姓名籍贯记录在册,好生安顿,不得怠慢!”

萧何领命,立刻取来笔墨纸砚,详细询问每一位文士的姓名、籍贯、专长,并一一记录在案。刘邦则继续与张良交谈,询问他们的具体才能和抱负,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县衙内,原本略显严肃的气氛,因为这些文士的到来,变得活跃起来,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旭日初升,沛县校场上的尘土在晨曦中飞扬,士兵们的操练声和呐喊声响彻云霄。刘邦身着崭新的皮甲,腰间悬挂着青铜长剑,在校场上来回巡视。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仿佛要将每个士兵的内心都看透。这些新兵大多是沛县的子弟,也有一些是从附近乡镇慕名而来的,他们身材高矮不一,有的孔武有力,有的略显瘦弱,但眼神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刘邦走到高台上,拔出长剑,剑锋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乡亲们,父老兄弟们!”他洪亮的声音在校场上回荡,“如今秦王朝暴虐无道,民不聊生,我等身为沛县子弟,保家卫国,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