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太子何故先投

徐志道不慌不忙,神色镇定自若,继续说道。

“大人之言差矣。

《礼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太子若一味深居宫中,犹如温室中娇弱的幼苗,如何能洞悉世间万象之纷繁复杂,日后又怎能担当起治国安邦之重任?

我等虽为臣子,然亦肩负着辅佐太子成长之神圣职责。

此次出宫,绝非贸然行事,锦衣卫也在暗中紧紧跟随,时刻护卫太子周全。

是吧,牟指挥使。”

牟斌被突然点名,先是微微一愣,仿若从沉思中惊醒,随即赶忙点点头,以证其言不虚。

徐志道继续侃侃而谈。

“且太子聪慧过人,于宫外之行已有所悟,有所得,此于大明社稷之长远发展,有益无害。

大人但知一味强调宫规国法,却忘却了培养太子的根本之道在于使其经风雨、见世面,难道要将太子养于金丝笼中,待日后临朝理政,面对错综复杂之局势而茫然不知所措吗?”

李东阳脸色一沉,仿若乌云密布,怒喝道。

“你莫要巧言令色,太子乃国之根本,不容有丝毫闪失。

你带其出宫,便是将太子置于险地,此乃大不敬之罪。”

徐志道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着自信与从容,朗声道。

“大人且息怒。

且看那隋炀帝杨广,生于深宫之中,自幼未历经民间疾苦之磨砺。

继位之后,虽有开运河、通丝路等壮举,然其施政多凭个人臆想,全然不体恤民情,致使民力耗尽,天下大乱,大隋之基业最终毁于一旦。

究其根源,在于其年少时缺乏对民间真实状况的深刻认知与体悟,未能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稳健的治国理念与务实的为政作风。

又如宋徽宗赵佶,本是天赋异禀的艺术之才,却因生于帝王家且未经充分历练便登上大宝。

在位之时,他沉迷书画,将朝政大权交予蔡京等奸臣,对民间疾苦、边疆战事全然无知,只知贪图享乐,对天下之事漠不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终,金兵南下,北宋覆亡,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受尽屈辱,此等惨祸,不正是皇子缺乏历练而无法应对复杂局面的惨痛例证吗?

太子殿下乃陛下嫡长子,体内流淌着太祖太宗之英气血脉,更有陛下之圣明血统加持,岂会因些许外界风险而折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