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正在忙碌的掘地虫,它们庞大的身躯在昏暗的地底世界中缓慢移动,每一步都带着沉闷的震动,似乎整个地层都在为之颤抖。
这些掘地虫的体长足有五到十米,巨大的身躯覆盖着一层坚硬的褐色甲壳,散发着金属般的光泽。
甲壳表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裂纹与沟壑,似是岁月侵蚀的痕迹,却更像一种自然的伪装,与周围的岩层融为一体。
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小,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锋利口器,每一张合都能听到令人牙酸的咔嚓声。
身体下半部分由强劲的肌肉组织构成,肌肉线条宛如扭曲的钢索般充满力量。
掘地虫的腹部呈流线型设计,便于穿梭于岩层之间,带有隐约的机械感。两根触须从头部两侧延展出来,轻轻摆动着,充满了生物感应器管,探测器一般敏锐。
掘地虫的主要职责是掘开岩石,开拓虫巢的空间,同时为整个虫族提供能量来源。
画面中,一只掘地虫用锋利的口器咬碎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锋利的牙齿像钻头一样高速旋转,仅仅数秒便将坚硬的岩石撕裂成无数细小的碎片。碎片被迅速吞入口中,在其体内进行复杂的分解。
这些掘地虫的身体中藏着一套神奇的转换机制,它们能够将吞噬的土壤和岩石中的矿物质提取出来,转化为一种高能量物质——虫族独有的“生化能”,储存在它们体内的“能量腺”中。
掘地虫还能够释放腐蚀性酸液,画面中,一只掘地虫微微抬起头部,从口器深处喷出一股黄绿色的酸雾。
不仅能加速分解地质结构,还能为虫巢的建设节省大量时间。
王静收回目光,语气带着些许无奈与玩味:“这些掘地虫正是地母创造的杰作,它们为虫巢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
王静手指在水晶球表面又轻点了几下,光幕中的画面随之变换。
一个充满杀伐气息的场景展现在眼前,那是一片虫巢的核心战场,无数战兵虫整齐排列,秩序井然,仿佛一支钢铁洪流,等待着冲锋的号角。
画面中,这些战兵虫的体型各异,每一种形态都根据战斗需求精确设计,散发着冷酷的杀戮气息。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密密麻麻的近战型战兵虫,它们的体长约为三米,四肢锋利如刀刃,寒光闪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覆满棱角分明的重甲,犹如战场上的坚不可摧的堡垒。
它们的头部较为狭长,中央是一对巨大的钳口,钳口的锋利程度令人震撼,一只战兵虫轻轻一咬,便将岩石撕裂得粉碎。
它们的动作不但迅捷灵活,还透着一股无法阻挡的压迫感,显然是为贴身肉搏而生。
远程型战兵虫的体型稍小,体长约两米,显得更加轻盈。
它们的背部突起着一对特殊的喷射器官,那些器官不断颤动着,随时准备释放致命攻击。
酸液从喷射器官中缓缓渗出,滴落在地面上,腐蚀出一个个黑黝黝的深坑;某些虫子还配备毒刺,细长而尖锐,甚至能够发射短程的能量冲击,远远超出普通生物的能力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