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怎么不叫他给饭盒我们家,我们不要那些棒子面。”阎解成这时候从屋子里出来,说道。
“你知道什么,饭盒就是吃那么会,就是吃得好点,但棒子面咱们能吃的长久些,咱们家窝窝头可没少过你们吧,你们再去看看别人家。”阎埠贵洋洋自得道。
现在已经进入票证时代粮票和其他各种票开始在老百姓之间使用,那些百货大楼全部都公私合营成为供销社。
何雨水有时候晚上在他们家吃饭,更多的还是在家吃,何雨柱也不给他们钱了,给的是一些棒子面这些东西,阎埠贵当然是愿意。
米粮是只有在粮站或者是国营商店才会有卖,对粮食的管控极其严格。
这粮票是要按照粮本来领取,再去买粮食,而且还必须在指定的粮站或国营商店来使用。
粮票还是按照不同的工种发放,这些工种包括特殊重体力、重体力、轻体力、公私合营企业、学生等,不同的工种每个月的粮食定量是不一样。
何雨柱和易中海、阎埠贵、许富贵领取的都是标准成人粮食,非体力劳动者,每个月30斤粮食,何雨水每个月是19.5斤粮食,她刚好满10周岁。
像是刘海中这种锻工属于体力劳动者,每个月能有42斤粮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成年人的粮食根据工种不同,最低都是30斤,体力劳动者可以更多。
满6岁,不满10岁的孩子每个月就只有15斤。
不满3岁的每个月最少6斤,最多11斤。
这就导致家家户户的粮食都是不那么够吃,孩子们都还在长身体的时候,尤其是家里还有人户口是在农村的前提下,那就只能是吃家里其他城市人口的定向粮份额。
吃粮食每个月少不得要精打细算,比如贾家就是这样。
中院里,贾张氏正在纳凉,她现在不能拿鞋底去大前门那边摆摊卖,就不纳。
每天贾张氏就吃了睡,睡醒吃,在这陪着聋老太太出来纳凉。
贾张氏看着何雨柱拿着那沉甸甸饭盒进来,对聋老太太说道:“老太太,您最近不是身子骨不太好吗,医生说您现在要是能吃点肉就好了,您大孙子没给您拿点肉?”
“您孙子现在可有本事了,天天吃好喝好。”
贾张氏嚷嚷的很大声,显然是故意说给何雨柱听的。
聋老太太重重把拐杖敲了敲,“什么大孙子,这个没良心的东西,翻脸不认人我把他当亲孙子,结果我在人家跟前什么都不是,我看他老子走了可怜,谁知道是这样。”
何雨柱直接当做没听到,就回屋,反正她们没指名道姓,他就不会对好入座。
最近的事情他也听说,贾张氏没能打到他房子的主意,就打聋老太太房子主意,刚好一大妈“闪着腰”,伺候聋老太太的活儿落到贾张氏身上。
贾张氏就搬到后院住,聋老太太的伙食还交给贾家负责。
这就让贾家的粮食更加紧张,还好有易中海高价从鸽子市买棒子面,不然他们家这日子还不知道要怎么过。
看到何雨柱不搭理自己和聋老太太,贾张氏气坏了,“聋老太太,你看他,您可是院子里老祖宗,他都不搭理你,人家看不起你这老太太。”
“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我可真是白疼他了,白眼狼,白眼狼。”聋老太太生气道。
她怎么会听不出贾张氏那指桑骂槐,说何雨柱看不起她这老太太,无非是嫌弃这半年伺候她。
她也没让贾张氏做什么,就是端屎倒尿烧开水,端饭菜而已。
贾张氏就不情不愿,说不是她的丫鬟,可她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就是需要别人做这些。
贾张氏还不给她擦身子,弄得她这身上挺难受夏天。
被人伺候惯了,聋老太太也不会自己擦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都要贾张氏伺候,贾张氏又是个好吃懒做,这俩人在院子里不知道闹了多少回。
偏偏这一大妈“闪着腰”又一直没好。
“这个傻柱真是不像话,连您都不放在眼里了,尊老爱幼都不懂,还有什么资格领那么高工资。”贾张氏骂骂咧咧道。
在贾张氏看来,何雨柱不配那么高工资,最好活都让何雨柱做,工资让他们家领。
“快来人,快来人,来人,我要生了。”秦淮茹痛哭不已的哀嚎叫喊着。
“哎哟,我的大孙子,大孙子。”贾张氏赶忙跑回自家屋子里,顾不得旁边那聋老太太。
贾张氏就看到秦淮茹靠着在灶台旁边坐着在地上,痛哭不已的捂着肚子。
现在贾东旭和易中海还没下班回来,这要是送去医院花钱,还不得从她的小金库里面出,贾张氏自然是不愿意。
“快来人,救命,救命,我家淮茹要生了。”贾张氏扯着嗓门嚷嚷着。
贾张氏这么一喊,院子里很多人都凑到贾家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