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重新整编

赵骥无奈苦笑道:“不是我不心疼家当,实在是这门炮它太重了,而且又不能拆卸分解,一吨多重的大家伙,将来转移的时候拖着走不快呀”。

从赣粤边区艰苦环境里拼杀出来的廖春华虽然知道赵骥说得有道理,但终究还是肉疼舍不得:“还是封上油藏到山洞里边吧,我们总有打回来的一天,到时候拖出来还能用得上”。

“好吧,随你”,赵骥知道将来肯定有打回来的那一天,只不过那时候的军队应该是瞧不上这门老伙计了,算了,由得廖春华去折腾吧,到时候拖出来捐给博物馆也算是给老伙计寻个好的归宿。

“四门速射炮集中起来组建一个防空连,不过嘛,名称虽然叫防空,我们主要还是要用来平射给步兵提供火力掩护”。

对于当时严重缺乏火力的中国军队来说,速射炮这样的利器肯定主要是要拿来支援步兵作战的。

“但是对空射击的训练也不能不开展,20毫米的小口径炮虽然射高不高,但只要我们有这四门炮在手,倭寇的飞机就会心存忌惮,至少不敢在我们的防区肆意低飞”。

国军的苏罗通速射炮在抗战期间是取得过战绩的,一共击落击伤了倭寇九架飞机,虽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只要防区内有这个对空威胁存在,那就能使鬼子的飞机不敢过于放肆。

“另外要新建一个工兵连,以后再遇到攻击坚固工事的硬仗时,他们就能发挥大作用了”。

当时的工兵其实更应该被称作爆破兵才对,因为除了中央教导总队以外,眼下的中国军队无论国共都没有装备的有75毫米以上口径的大威力火炮,遇到大型坚固工事比如城墙、混凝土楼房之类的,唯一的攻坚手段就是爆破作业。

要直到抗战后期获得美援以后,才会有部分国军部队开始装备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