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过生日

奶奶叫我爸:“月贵。”我爸赶忙过来应道:“妈,您叫我啊。”奶奶从衣兜里掏出5元钱和几张肉票,说道:“今天是咱家乖孙小虎子的生日,你去菜市场买点菜,咱全家好好热闹热闹。

”老爸忙说:“妈,不用,我有钱,哪能要您掏钱呀。

”奶奶却不容置疑地说:“少啰嗦,让你拿着就拿着,快去吧。

”老爸无奈,只好接过钱和肉票往外走。我连忙喊道:“爸,我也去,你带上我吧。

”奶奶点头说:“好,和你爸一起去吧。”接着又对家里剩下的人说:“我们和面准备包饺子。”

或许有读者会觉得奶奶才给5元钱太少了,要知道在80年代,像我爸这样的普通职工,一个月工资才26元,我妈刚出徒,一个月工资也就19元多一点,而我爷爷作为8级钳工,月工资67元,在子女都未成家时要养一家10口人,虽说现在两个姑姑和我爸都已成家,压力小了些,但当时爷爷也算是高收入人群了.

我兴高采烈地蹦蹦跳跳跑出去,老爸骑着自行车带着我来到了永宁路菜市场。

此时菜市场里人头攒动,大概是因为周末的缘故,买菜的人比往常来得更早,才早上10点多就已进入高峰期。

老爸拉着我,一边在菜市场里穿梭,一边询问菜价并精心挑选着今天所需的菜。80年代的物价真是低呀,新鲜蔬菜一般0.03-0.05元一斤,肉价也不贵,好一点、肥肉多的0.5元一斤,瘦肉反而便宜,才0.3元一斤。之所以肥肉比瘦肉贵,是因为肥肉可以回家炼板油,用来炒菜,这在当时物资匮乏的普通家庭是常见的做法。而且用荤油炒出的饭菜,那香味可不是后来能比的,20世纪以后物资虽充裕了,但那种独特的香味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而我呢,对老爸买菜并不在意,我的注意力全在市场里卖的各种东西上。

我左顾右盼,忽然看到一个卖厨具的杂货小摊。

我跑过去一瞧,锅碗瓢盆、筷子、菜刀、菜板等应有尽有,但品种较为单调,毫无创新可言。

虽说1979年国家就已改革开放,允许个人做生意以解决社会闲散人员就业问题,稳定社会治安,但那个年代的人思想较为保守,总认为进国营单位有份正式工作才是正途,觉得自己做生意是投机倒把,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大多数人宁愿混日子也不愿做小生意致富,当然,那些有能力有想法的人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