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举人每次来教睿睿学习的时候,便就会看着那些问题,然后思虑良久,才会给周青昀回复消息,而他所发的那些建议,则都会和王诗语两个人商讨一番,才会发出去,毕竟有些事情不商讨的话,就太片面了,所以就直接拉着王诗语和隔壁的少年都商量了一下。
虽然朝中有人知道周青昀与冀州城那边联系颇多,但是却一直都没有找到那边的人,因为周青昀在离开王诗语家之后,便就封了所有人的嘴,让他们不许提起自己在冀州城里所生活的地方。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冀州城里面有一位对政治见解独到的先生,这个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金陵城,就连皇帝都有些好奇,这位先生到底是何方人士?为何没有为朝廷效力?
但是周青昀对此一直是闭口不提的,就连皇帝都没有问出来是谁,只不过这人给的建议都是为官为民的,一点也没有参杂自己的死心,皇帝这才放弃了追问,甚至还帮忙遮掩了一下行踪,此刻的周青昀正看着今日虽有人所题写的试卷,今天殿试的题目便就是如何改革推行新政策。
里面的回答五花八门的什么东西都有,而那些世家子弟则是写了推行新政令的一些弊端,试图在阻止周青昀此时正在要做的事情,只不过都是无用功而已。
而那些寒门子弟,则是看到这新政令是利大于弊的,自然是要对这条新政令评头论足一番,甚至是大力的赞赏,也有人会对这新政令里面一些没有的一些地方进行了书写,也让周青昀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待到周青昀将试卷里面较好的那部分挑出来批阅之后,就直接送到了皇帝的书案上,让他再检查一遍,反正皇帝最后看不看的也得用朱批,这个不是什么大事儿。
周青昀从不隐瞒皇帝任何事情,因为他已经看出来自己的这位皇爷爷已经有了油尽灯枯之象,甚至每天休息的时候,都会有惊醒的时候,以及吃饭的时候,都吃的不多了,身体也散发着一些气味,估计身体的机能已经下极速的减退了。
他自然是不想一直在皇爷爷手下干活的,若是能够登上那九五至尊之位,又何必屈居于人下?
皇帝对周青昀最满意的一点便就是周青昀从不隐瞒他任何事情,而之前的太子如今的瑞王却并不是如此,他反而是会帮着那些忠臣良将隐瞒一些信息,似乎是并不想他们受到牵连,而皇帝对此便就会有了猜忌。
现在周青昀这样做,反倒是让他放下了警戒之心,毕竟他老了,这些孩子们都在盯着自己的屁股下的位置,甚至已经要到了不顾自己死活的地步了,所以他格外的看中周青昀这个孙子,除了出身有点问题,但是问题不大,毕竟外家已经全部都被灭口了,瑞王那边就不行了,优柔寡断不说,对于朝政上的事情也有诸多隐瞒。
所以皇帝与太子两个人始终都有些面和心不和,如今周青昀却并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他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直接上禀给自己的皇爷爷,根本就不顾及皇帝这个时候的身体,并不适合劳累的,甚至周青昀因为皇帝身体不舒服,反而会直接坐在床边给他念奏章,主打的就是不喧宾夺主。
甚至有一些有问题的地方,他则是会单独批注出来,然后上交给皇帝,让他再次批阅检查有没有什么疏漏,而这份尊重便就是皇帝如今最想要看到的东西了,毕竟皇帝已经缓缓老矣,而底下的孩子却都是正值壮年,对他身下这张座位都蠢蠢欲动的,皆不如自己这个孙儿来的有用有心。
皇帝沉默的看向了门口的那块正大光明牌匾,此时里面已经有了一封继位诏书,待到他并天之后,则是会由他的贴身的公公和大内总管两个人,同时将这封遗诏取下,宣读自己想要立的新帝是谁,甚至为了不被人改动,里面都是用两种语言写的,大舟朝起源于游牧民族,所以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字,根本就不能改的。
而这个主意也是周青昀所出的,因为他已经看到自己爹压制不住剩下几个叔叔,剩下的几个叔叔这段时间可是在朝堂上搅弄的风起云涌的,王诗语和刘举人那边不让他轻举妄动,毕竟他辈分上不占优势。
为了不出意外,他提前便就让皇帝写下了一封遗诏,而那遗诏便就是立自己为皇帝的,不然这份圣旨绝不会出现在那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就算是出现了,自己也能轻易的改动,毕竟现在玉玺他也能随意的使用了,皇帝已经对他放心到这个地步了。
这封圣旨由内阁亲自书写,皇帝批阅过后盖上的玉玺,再由皇帝贴身公公和大内总管亲自封于正大牌匾之后,周青昀这才放下心来,但是对于大内总管和那位李公公,他反倒是更加的关注起来了,要是两个人联手背叛的话,他也不会手下留情的。
此时他只要注意着这份圣旨,不要被人偷走换走就可以了,而他登基为帝,则就是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
刘举人每次来教睿睿学习的时候,便就会看着那些问题,然后思虑良久,才会给周青昀回复消息,而他所发的那些建议,则都会和王诗语两个人商讨一番,才会发出去,毕竟有些事情不商讨的话,就太片面了,所以就直接拉着王诗语和隔壁的少年都商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