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点头赞同:“冯卿,朕曾任命你为公子籍孺的老师,难道你忘记了?”冯去疾答道:“臣不敢忘,但臣认为公政更需要臣的陪伴。”
公子籍孺内心怒火中烧,冯去疾,你等着瞧,等本公子登基为王,看我如何让你后悔,如何惩罚你!
阿房这时开口道:“请不要逼迫冯大人,让他自行做决定吧。”
第295章 阿房的善意促使嬴政点头赞同。当初他宣布决定时,并未询问冯去疾或李斯的态度,根本不给他们反对的机会。
:
第二百章 阿房的暗示你没察觉吗?回想起当年的强势,嬴政轻笑一声,然后转向李斯:“朕今日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自行选择,朕保证不会动怒。”
李斯一愣,这次他又面临重新选择的时刻。“大王,老臣实在不适合教导公子籍孺!”
“让老臣偶尔协助公政打理府邸,也是为秦国尽一份力,让他能全心为国扩张疆土。”冯去疾深深鞠躬,明显表现出想要离开,不愿做他们的老师。
公子籍孺脸色苍白,眼中的愤怒仿佛要择人而食。他内心质疑,难道我真的这么差吗?
不!这不可能!籍孺坚信,既然母亲是阿房,只要他自我牺牲,母亲必定会在一旁鼓吹,最后的 一定是自己,而非嬴政……
李斯望着冯去疾,又看看籍孺,心中五味杂陈。他从未想过人生会有这样的选择,选对了自然飞黄腾达,选错了……李斯的眼眸微微收缩,深深地吸了口气,再次看向嬴政。后者目光温润,对待李斯并无特殊。
在别人眼中,他对李斯并无异样。但这并非李斯所求。他再次看向籍孺,果然,籍孺的眼神里充满了恳求,对他李斯而言,至关重要。
如果籍孺成为秦王,李斯清楚,他将言听计从。想到这里,李斯的目光转向阿房。
阿房不明白李斯为什么看着自己,她意识到可能籍孺并非亲生,看了一眼籍孺,又看看李斯,轻轻摇头,仿佛在说——最好别做他的老师。阿房怕自己认错孩子,最终连累李斯。
阿房的小动作在李斯看来,仿佛在说:“他是我的孩子,你不要拒绝。”这让李斯心中暗喜。
阿房夫人这是否意味着,她会确保让籍孺成为秦国的储君?嬴政静静观察这一切,实话实说,李斯智商高,但情商一般。在重大事务上或许有解决方案,但在琐事上,他显然缺乏应有的智慧。就像历史所示,李斯能治理天下,却无法对付小人。处理大事件,李斯井井有条,但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却足以令他头疼。
李斯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深深一揖,道:“大王,李斯愿意担任公子籍孺的师者,悉心教导他,助其成长为秦国的栋梁之材。”
第229章 秦王对政的疑惑
阿房怔怔地看着李斯,她已经用眼神示意,为何李斯未能领会呢?
此刻,李斯心中盘算,阿房夫人如此震惊,显然是被他的决心所打动,明白他为子嗣付出的决心。这样看来,阿房夫人会在大王面前为他美言,对他大加赞誉。
想到这里,李斯确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好,此事就此敲定,李斯,你可要坚守承诺。”秦王嬴政嘴角带着一丝玩味,但他很快掩饰过去,不再给予李斯更多机会。
李斯的智谋在于全局考虑。
对于阿房的暗示,嬴政早已料到李斯无法理解。李斯点头后便退至一旁。
李斯注意到公子籍孺看向自己时,眼中充满感激,心中欢喜,料想公子今后定会更加尊重自己的意见。
莫里斯愈发肯定自己的决定无误,丝毫没有后悔的念头。而李斯的这一决定也让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暗自揣测丞相是否真的将全部赌注压在公子籍孺身上。
朝堂上,文臣武将都相互打量,只有少数几人神色如常,包括王翦、王绾和尉缭,吴起也在其中。
高居王位的嬴政察觉到这一点,微微皱眉,大秦朝廷的气场非同一般,刚才在复杂情况下,能保持冷静的人寥寥无几,吴起竟能做到?
这让嬴政心中好奇无比,渴望深入了解吴起的底细。他的目光悄悄投向殿门外,顿弱的身影映入眼帘。
嬴政无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顿弱立即会意,无需过多言语,随即悄然退下,开始调查吴起的事宜。
想到自己虽与吴起同在,但尚未给予正式官职,嬴政转而凝视吴起。
此时的吴起也注视着秦王,身处这样的时代,他对大局已有清晰的认识。在他看来,统一六国的大业指日可待。
未曾料到,竟会有一位君王横空出世,即使是眼前的这位,吴起暗中将他与以往所见的王侯相比较。
小主,
的确,嬴政的气势、 威严皆超乎寻常,远非他们可比。
“吴起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