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风起河西 魂兮归来

不过张昭不会拒绝韩王这个称号!

怎么说也是一字亲王,他以大义归国,明面上搞得大公无私,结果却因为王号和中原朝廷拉锯的话,是很破坏形象的。

而且,他还有的是时间和办法,来得到楚王或者凉王的封号,不急于在这一时较劲。

所以张昭要做的手脚,还是在河西陇右十八州归国这个事情上。

张昭拍了拍外公宋同义的后背,劝解老爷子别生气,一边把他的想法给宋同义一说。

顿时,老头子惊愕的抬起了头,第一次对他这并不太了解的外孙,有了新的认识。

。。。。

后晋天福四年,公元九三八年,三月,张昭以外公宋同义为归义军副使,河西陇右节度行军司马,充十八州归国专使的身份。

携带河西贡马三百匹,河西宿卫骁骑六百,河西陇右唐儿、诸羌、党项、沙陀、回鹘、龙家、龟兹、达旦各族专使三百人。

自凉州启行,走凉州洪池岭入兰州,再走狄道入陇西,最后自天水进入关中。

就在宋同义路过秦州之后,只隔了一日,秦州雄武军就非常‘巧合’的爆发了兵乱。

数千雄武军牙兵拒绝朝廷调令迁往凤翔,他们占领署衙,驱逐了秦王李从曮派来的兵马使。

听闻此情况,张昭亲自率归义军马步军七千,从渭州直抵秦州。

至于为什么张大王就在只与秦州相隔几十里的渭州,那主要也是‘巧合’不是。

张昭到秦州后,直接逮捕了带头闹事的牙兵牙将,把他们‘发配’到凉州去了,随后宣布大赦士卒。

不用离开家乡的雄武军牙兵和秦州百姓欢声雷动,随即张昭遣人,将雄武军节度使康福礼送出境。

康福哭嚎着,带着几十亲信牙兵,咬牙切齿的说要去东京告状,只不过,他几十人一路,走的比宋同义上千人还慢。

四月底,宋同义的河西陇右归国专使团,走到长安就停了下来。

此时的长安城躲过了乱兵之劫,晋昌军节度使安审琦,也算是五代比较有治理能力的节度使。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张昭打通河西之后,丝绸之路终于开始良好运转。

虽然跟大唐鼎盛时期没法比,但比起安史之乱以后,还是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有了丝绸之路,长安的经济活力,竟然一步步有所恢复。

人口比张昭走时,还多了上万人,大多都是各地行商以及丝织行业的人才回流。

长安城外,开远门外,李唐宗室,这些年一直在主持祭祀李唐诸代帝王的李寿龄,汾阳王郭子仪的六世孙郭昭,等一大批唐末遗老遗少,此刻都聚集在开远门外等候。

等到远远看见张字归义军大纛的时候,整个开元外欢声雷动,鼓乐声震天响起。

大半个长安居民,甚至连很多晋昌军牙兵都跟着来到了开远门。

他们也跟着欢呼了起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欢呼?但就是觉得高兴。

等到使团走近,李寿龄带着十几个李唐宗室的耆老,排成排向宋同义敬了一大碗米酒。

当李寿龄举着酒碗朝宋同义走过去的同时,耆老们同声开始吟唱。

“殷其靁,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这是《国风.召南.殷其靁》,是以一个妻子的口吻,呼唤在外服役的丈夫回家。

大意是:雷声雷声响轰轰,响在南山向阳峰。为啥这时离开家?忙得不敢有闲空。我的君子真勤奋呀!快快回来欢聚一堂。

这首国风,用在这里是如此的恰当。

安西、河西、陇右的将士,不正如同勇敢而勤奋的君子那样,为国戍边,只是就陷于吐蕃就再也没回来过,他们的亲人是如此的渴望他们回家。

宋同义瞬间就泪如雨下,他接过李寿龄手中的米酒,随后一饮而尽。

就在此时,宋同义身后的代表安西唐儿的郭天策和惠兴和尚杨和。

代表河西唐儿的张家仅存怀字辈的张怀庆,曹议金的堂弟曹仁荣。

陇右唐儿代表姑臧李氏族长李简厚,凉州六谷阳妃谷沉家的沉念般。

一起上前扶住了宋同义,他们也开始以诗经唱答。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