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县试

许扶摇案头这截搭题是“贤贤易色夫妇有别”到让许扶摇犯了难。这题后半句倒也罢了,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上下文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关键是这前半句“贤贤易色”出自《论语·学而》,上下文是“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许扶摇自己的理解结合后世网络资料对“贤贤易色”的理解应该是礼遇贤能的人应当肃然起敬或修正自家的陈见。但自家房先生教导是从朱熹的解说,说是“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也就是向贤达之人学习摒弃自己的色心,这特么意思大相径庭。生生把个许扶摇整不会了。

就这出题的恶心程度,和那“死鱼的眼泛着诡异的光”之类的高考语文作文题也不遑多让了。穿越者许扶摇一面咬牙切齿地在心中痛骂上下五千年的特级语文命题老师,一面索性摸出考篮里的食物开始午餐,然后还伏在案上小睡了半个时辰,坐等其他考生答题。

到了申初,控制小飞虫到处飞舞偷窥作弊的许扶摇实在没了作弊的兴致和耐心。同场考生大多平庸稀疏得很,少部分人甚至连字句都写不通顺,也让许扶摇认识到了这个年代平民子弟求学的不易和学业水平的低劣。倒是有那么数十个考生功底扎实,知晓这截搭题的出处,只是大多仍是从朱熹的理解,是以破题多从修身戒色,夫妻亦要节制尊礼方面入手。许扶摇毕竟是穿越的现代人,对这一套压抑人性的礼教说辞自然是嗤之以鼻的,既然无文章可以“借鉴”,只好自己闭门造车了。当下也不再拖延,径直在答纸上写下“德政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是故君王当忧庶民,达者当思兼济,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

这应试文章和后世高考作文倒是大有相似之处,首先需要破题,即在开头就点名对试题的理解和自己文章的主题思想,这破题的两句话要能够概括题义、解释题义,又不能直说题义,如果直接写出就是“骂题”,如果解释不周全,就是“漏题”,如果破题的话将题目中的字眼写出来了,就是“侵上”,好的破题要不出现题目字眼而将意思讲得透彻圆融,达到“浑括清醒,精确不移”的效果。总之文章规矩挺多,但这破题两句又甚是关键,往往阅卷考官只看破题也是有的。后世高考作文阅卷,老师们批改得昏昏欲睡,往往也只看文章的开头结尾是否精彩,最多略略瞄一瞄中间有没有什么“金句”出彩之处,往往你辛辛苦苦写的作文,老师十几秒钟就批改完毕。

许扶摇这破题字句出自《论语.为政》,后面的起讲引用了《荀子.王制》意思是说施行德政者就好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自会有四周星辰拱卫环绕,强调一个君子修德,以德治国,则上下各安其位,兼济天下,算是勉强点了“贤贤易色”之修身立德和“夫妇有别”之各守本分之意。

虽然还觉得不甚满意,但许扶摇自衬已经高出其他考生许多了,继续将早就在草稿上做好的试诗帖誊写毕,便又打起盹来静待开龙门出场。

这长安县试考试共四场,每场考一日,间歇三日供考官阅卷并放榜公告。许扶摇参加第二场时便发现只有三百多人参考了,第一场竟淘汰了一小半,第二场为招覆,亦名初覆,试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第三场称再覆,试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第四场连覆,考经文、诗赋、姘文等。

一场县试下来,足足考了半个月,直到三月初,县署那里放放榜出来,这一年长安县取童生三十六名,贾府贾宝玉得了今年县试的头名案首。这案首头名倒是有一样好处便是无须再一路考至院考,可以以案首身份直接进学,获取生员秀才功名。也意味着许.宝玉.扶摇大公子可以直接参加今年的秋闱乡试了,至于其中几分是许扶摇同学自己的学业修为,几分是荣国府的权势加持许扶摇却也懒得去分辩了。

贾府嫡孙得了县案首头名,这于整个贾家尤其是荣国府可是了不得的大喜事,贾母、王夫人一面遣人往粤海向贾政报喜,一面就要在府里大办筵席加以庆贺。许扶摇却以尚需清静温习,准备秋闱大考的理由拒绝了,开什么顽笑,在许大少爷看来,这县试只是科考第一关,其实很多权贵子弟都是不屑于参加这第一关的,许扶摇只是好奇顺便拿这县试当作乡试的模拟考试来练练手罢了,在他看来这县考好比是后世中考,便是考上了重点高中也没什么好得意的,后面还有“科考”相当于高中结业考试,再才是“乡试”算是高考罢,“乡试”通过了便是“举人”了,只是许扶摇觉得这举人也就是后世高中生水平罢了。最后一道关卡是“会试”,可以理解为中央国家机关考公,全国各地有意入仕的举人们齐聚京城去争夺那三四百“进士”编制,考上了就可以直接进入行政编入仕为官了。至于所谓“殿试”不过是皇帝老爷露一脸取个“天子门生”的象征罢了。这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就大张旗鼓地庆贺还不够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