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在于,他大脑之中获取的信息都是完全主观的,难以进行测量。
他开始超凡视觉之后,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放满了下来——但是一般人也有这种体验,比如在快要被车撞到的时候有时间停滞的感觉。在从楼上跳下来的时候,一秒钟的时间体感上却像是过了一瞬间。
村上春树在他1995年发表的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描述了一个假说,那即是男主角在生命步入尽头的那一个短暂的梦之中,他的思维被不断地拉长,在他的幻想之中读过了近乎永恒的一生。
这听上去像是芝诺悖论,即“飞矢不动”以及“阿基里斯追乌龟”。芝诺提出让乌龟和阿基里斯赛跑,两者起点不同,乌龟的起点位于阿基里斯身前1000米处,并且假定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比赛开始后,若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设所用的时间为t,此时乌龟便领先他100米……芝诺认为,阿基里斯永远无法追上乌龟。
芝诺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物理世界的时间流逝是绝对的,每一秒和下一秒有着相同的权重。反而言之,在思维的世界里,一秒和一秒之间区别却很大。我们回想过去,总有一些时光被我们一带而过,却又有一些记忆刻骨铭心。
如果在一个梦中,我们梦到的每个瞬间都刻骨铭心,那么可不可以说,和平庸的可以被一笔带过的现实生活比起来,我们在梦中度过了丰富多彩的一生呢?
在思维的世界里,一切都是违心的,冯唐没有办法把自己的主观感受传递给他人。这件事情实际上是普遍的,举个例子来说,就连人们认识世界最基本的“颜色”知道现在都无法定义。
RGB,波长……这些东西不能代表颜色,或许每个人能看到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人可以把自己感受到的颜色讲个其他人听,因为语言甚至无法表达那种感受。同样的“红”,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颜色感知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它究竟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理性?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样的,冯唐也没有办法将自己看到的世界告诉他人。他可以尝试着去进行绘图,但是冯唐看到的是一个三维信息场,难以用二维的绘画来进行表达。冯唐甚至怀疑他脑中的视觉远超过三维的维度,其中或许还有坍缩在一起的更加细致的结构。
不过,就算是冯唐可以完全描绘这个世界,或许也没办法证明他有超能力。
这就像是一个人的大脑之中有一个“艾泽拉斯”世界,但是所有人都不信,于是这个人只能尝试着把里面的画面画出来,把里面的故事写出来。大家看了之后反倒认为他是一个优秀的剧本家,而不是超能力者。
一切可以被人类用手用嘴描述的东西,都丢失了最本征的超能特性,变成了一般人也可以通过想象力达到的境地。
从哲学领域来讲,冯唐无法区分自己究竟是有一个天才的大脑,还是拥有超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