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祠怕顾念因为这事心情受到影响,还特意休了几天假在家陪她。
看着寸步不离的谢景祠,顾念一脑袋问号,“你跟着我干什么?”
“媳妇,人各有命,你能帮得了几个?”
“我知道啊,所以我现在已经努力过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愿意参加高考的基本都是没孩子的,有孩子的都不愿意参加了,这就是命啊。”
“那你这几天怎么不高兴啊?”
“我在看景霖的信啊,他说景铭考上的几率很小。”
“无所谓,他还小,有的是时间,大不了从头再来。”
“不是重来的问题,是景铭根本就学不会,尤其是语文,他都写不出一篇作文。”
“那怎么办?”
“让他参加考试,如果实在考不上,18岁的时候直接报效国家。”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我们家能出一个大学生也可以了,他考不上也不丢人。”
顾念叹口气,“你倒是想的开。”
“不然能怎么办,那孩子的智商从小就不够,这是硬件断板,无法修复。”
顾念被谢景祠逗笑了,索性也不担心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总有一个赛道是适合他的。
经过两个月的复习,12月7号,广大的考生迎来了足以改变命运的高考。
青阳村参加高考的人不多,知青们都回去了,村里的孩子们大的都结婚了,无心高考。
小的又太小了,年龄还不够。
一共六个考生,谢家大房就占了三个。
刘宝成五点就起了,拖拉机让他擦的像新的似的,今天他是负责送考的,宝珠和景霖,还顺带一个景铭。
顾念没有回去,景霖一定会是高分,景铭一定考不上,所以回不回去意义不大。
谢景铭坐在拖拉机上,嘴里还叼着一根干草,“哥,大嫂怎么不来送我们考试。”
“就你那点分数都不够大嫂来回的路费,送你干什么?”
“哥你要是这么说的话,我可要开始伤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