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他们砥砺奋进,从未放弃找寻陆地上“最后一片海洋”的希望

蒙古军顺着顿河河岸,继续追击向西方逃难的钦察部落,一直追击到了波涛汹涌的哈扎尔海边(备注:今黑海岸边)。很多钦察人溺死海水里。不少生还者后被俘,做了蒙古士兵的奴隶,有的当马夫、马倌,并替他们看管从四处抢掠的马群,也算保住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之后,这支蒙古军继续向前挺进,陆续来到哈扎尔半岛(蒙古语,这里指今天的克里米亚地区),遂后向钦察部地盘上的这座富饶的滨海城市苏达克发动了进攻。之前常有海外的船舶停靠在这儿,主要载运各种衣物、布料以及其他货物等。在这一带,钦察人常与他们做奴隶、松鼠皮、玄狐、牛皮等毛皮生意。

苏达克城内军民得知蒙古军打过来的消息后,能走的当即从城里向外逃离,有些躲进山区暂时隐蔽了起来,还有坐船过海来到达特力彼占德。哲别和速布台率部对该城洗劫一空,紧接着他们又向北挺进,来到钦察草原一带进行休整歇脚。在这儿,他们滞留了长达一年多的时间。

这一带水草丰润,还有奴隶们开垦出的丰硕果实的大片农田,目光所及之处,是长着香甜的西瓜、甜瓜的果园,一个接着一个,牧场上一群群肥壮的母牛、一群群洁白毛色的羊群让赏心悦目,目不暇接。蒙古士兵们自打来到这草原后边赞不口绝,一致肯定地说这里跟自己远在天边的故乡---克鲁伦、奥南等河畔景致差不多,马儿到了这儿悠哉悠哉的,显露出一副自由自在的神态和模样。不过,这些地方再好仍美不过他们的故乡,天底下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替代和胜过他们心中爱恋的故乡美。在完成征服天下使命之后,所有蒙古人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尽早能返回到故乡克鲁伦河畔享尽天伦之乐。

哲别、速布台率领所属的土绵来到了钦察部的沙鲁坎,在这儿休整了一段时间后,离开这儿了。这座城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这儿有半截被埋入地下的石头建筑物以及储藏异国他乡货物的仓库,还有钦察诸汗、王公以及普通牧民普遍喜爱的可自由拆卸拼装的帐篷,而且这种装备数量较多,选择余地很大。每逢春天,钦察部落便从城市搬迁至草原上居住一段,到了秋天时节,他们又从草原返回,搬迁到城里来住。

自蒙古军来这儿后,一些海外商人因害怕陷入战火之中,便中断了与钦察草原地区进行易货贸易的活动。沙鲁坎被蒙古军征服后,洗劫一空,后付之一炬,遂变成一片废墟,无人问津。随后,蒙古军继续前行,便来到了亚速海地区。

来到亚速海后,为了防范和规避海风的侵扰,蒙古军在山麓河谷等山间地段中地势较为低矮的空地作为安营扎寨的地方。在此,按照蒙古传承下来的古里延的设置布局要求安顿下来。他们采用从钦察部落缴获的帐篷搭建材料、布局设置了古里延营地,这一被称之古里延的军营营地布局是按照围绕一个中心圆点向外等距离渐渐延伸的战时帐顶布设的方式设计安排。一个古里延里由一千名士兵组成。千户帐篷要置于圆圈最中心位置,帐顶前矗立一面角状马尾旗帜。圆形毡房一侧立着一个铁柱子,柱子上总是拴着准备妥当,便于随时上马即刻投入战斗的战马。马儿头部必须戴着龙头、背上安着马鞍,一直处在战备状态中。其余马儿则成群结伙地散养在一处开阔的草场,养精蓄锐,以备随时启用,在其一旁则有一个被俘的钦察人,精心照料和看养着这些马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即使在异国他乡,蒙古大军依然严格遵循和执行成吉思汗颁布实施的扎撒(蒙古制定、颁布实施的第一部军事大法)法典中各项规定,不破规矩。按要求,古里延营地安排布设了三道警戒岗哨,以强化防范护卫措施,避免出差错。在连接布里加尔、俄罗斯、匈牙利等几个大路要道上,沿途均设置了暗哨警戒。他们对那些往返于草原地区的人们采取盘查、拷问、审查等形式,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办法,打探、搜集邻近部族的最新动态消息,最终将他们送至哲别诺颜处等候处置,其余一律砍头。

来往于万里之外的故乡、夫妇一起参与出征的蒙古妇女,每逢路过这儿或者在战火沿途各地被俘的儿童妇女都会暂时安排寄宿在诺呼尔家中,解决吃住行问题。蒙古妇女的衣着打扮与男性诺呼尔毫无区别,若不注意辨别很难将他们区分开来。这些妇女有时也参加战斗行动,但一般情形下,她们主要从事生活保障等事务,譬如牧放自家的骆驼群、定时喂养役马、照看大车,大车里一般装载着战斗结束后分配的战利品等货物。除此外,她们还要看管那些大腿上加盖主人特意做的烙印标记的奴隶,每天给他们每人分配各种活计去做。此外,她们跟奴隶一样,也要参加劳动,每天定时挤牛奶、马奶、骆驼奶。若行军宿营时,还要负责饮食保障,支起铜锅或石锅,开火做饭菜,以保障每日能按时开伙用餐。

行军途中,若妇女要临产生孩子或者在途中注意收养遗弃、托孤的孩儿,她们负责将其搁置在大车上或者装在皮质褡裢里、或者驮架在马背上,有时背在坐骑妇女的背上,上路迁徙,赶往异地。

在蒙古军营地一侧空地上,设有一个由各部族士兵等人员组成的混合营区。于此处,可见行军打仗之情形,沿途半道招募至蒙古队伍中的各部族士兵身影亦可得见。此外,土库曼部落各式风格的帐篷亦搭建于此,唐古特人所搭之红褐色帐篷、碑路支人之黑色帐顶、阿兰及其他无名部落骑兵之普通帐篷等皆可目睹。此乃乌合之众所组之杂牌军,一旦开战,彼等将在蒙古军长矛、皮鞭之威逼下,无奈冒死冲锋于前,亦为蒙古军清除战场后,收拾残局之人。

四、在海边,蒙古骑兵在此做短暂休整,速不台和哲别则开始琢磨下个行军路线

速布台勇士要手下在依山傍水的岸边高处为他搭建帐顶,脚下是一条流速缓慢、河水混浊的入海河交汇处岔口。

这一路走南闯北,日夜兼程,诺呼尔们倍感有些辛劳和疲倦,这心里头早已期盼着找一处清静的地方安营扎寨,歇歇脚。一听说主帅下达了就地休整、安寨宿营的命令后,心里感到不止有多高兴,终于有了歇脚的机会了。他们迅速地上下传递,并开始执行速布台下达的这一命令。

这时十二只骆驼也陆续赶到了,把可拆卸的帐顶等物件也给运了过来。此外,头戴尖顶毡帽、一脸神色异常不安的一些钦察女俘虏也骑乘着骆驼走过来了。当蒙古士兵齐心合力将半圆形毡房骨架子搭建起来后,开始在骨架上覆盖白色毡布,尔后再用彩色布带交叉固定毡房,一端拴在地上钉的楔子上,这个时候,这些钦察女俘虏站在一旁,唱起歌儿,为毡房搭建干活儿的人们助兴呐喊。

“怎么在这儿搭建了三个帐篷?”速布台皱起眉头,不解地问道。

“是这样的。头一间是你用来思考军务大事专用的,第二间是用来伺候你心爱的猎虎用的,那第三间也是必须的,我们想在那儿安排几个能歌善舞的、长得漂亮的钦察女人住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