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煊听到这个问题后,眼中闪过一丝困惑,显然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有些难度。宋襄公,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其事迹并不像始皇帝那样广为人知。他思索片刻,然后谨慎地回答:“宋襄公在位时,曾有仁义之举,他对待百姓宽厚,减轻赋税,努力使民安居乐业。但他在与楚国的战争中,因固守古礼,错失战机,导致宋军大败,这也让后人对他的评价颇有争议。”
朱由榔认真听着儿子的回答,微微颔首,然后说道:“煊儿所言极是。宋襄公在某些方面的确体现了仁义,他关心民生,力图减轻百姓的负担。然而,作为君主,仁义不仅仅是对内的宽厚,还包括对外的明智和果断。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过于拘泥于‘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未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最终导致了失败。”
朱由榔决定以历史为镜,启迪朱慈煊的思考,于是他细述了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以及李唐后主的往事,希望借此揭示仁义与治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纽带。但这些往昔的复杂纠葛,似乎只是让朱慈煊的眼中增添了几分迷茫。
“隋文帝杨坚取代自己的外孙登基为帝,这能否称得上仁义?”朱由榔以提问的方式,引导朱慈煊思考。
“唐太宗李世民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自己的兄弟,软禁自己的父亲,这样的行为,又能否算作仁义?”他的声音中带着严肃,继续引领着对话。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了后周柴氏,这样的举措,是否合乎仁义?”朱由榔的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记重锤,敲打着朱慈煊的思绪。
小主,
“然而,这些人物最终都得到了天下,并且赢得了民心。”朱由榔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似乎在享受这思维的挑战。
“再看李唐后主,他对待百姓仁爱宽厚,对邻国采取忍让政策,这应该是仁义的体现吧?”朱由榔提出了最后一个例子,他的目光深邃,仿佛在探索历史的深渊。
“但即便如此,他最终还是失去了天下,这又是为何呢?”这些问题如同黄钟大吕,回荡在朱慈煊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看着朱慈煊满脸的困惑与思索,朱由榔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没想到差点被一个四岁的小孩问倒了。”他决定主动出击,不让朱慈煊有继续发问的机会。
“得天下者聚势而成也,非仁也。失天下者去势而亡也,非不仁也。”朱由榔煞有介事地说道。
看到自己好大儿仍不解,朱由榔便继续耐心地解释:“得天下者,非独仁也,聚势而成也。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伟业,乃因能洞悉时势,把握良机,赢得人心,非仅凭仁德之力。始皇之得天下,乃承六世之遗烈,奋勇争先尔。”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深邃的思考,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失天下者,非独不仁也,去势而亡也。失天下者,其败落并非全因个人品德上的缺失,更多是因为失去了掌控时势的能力,无法维持民心和支持,导致势力的瓦解和政权的崩溃。北周宇文氏、后周柴氏、南唐李氏之失天下,非不仁也,独势去也。”
“煊儿,治国犹如对弈,每一步棋都需深思熟虑,既要具备远见卓识,亦需具备应对突发的机智。”朱由榔以温和而充满智慧的语调说道。
朱由榔原本期待朱慈煊会以崇拜的目光注视自己,然而,朱慈煊却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成熟,他一脸严肃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既然父皇您通晓如此多治国之道,为何大明如今却陷入了这般境地呢?”
这个问题让朱由榔微微一怔。是啊,为什么大明会变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