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的声音愈发冰冷,像是从寒潭底部传来,带着彻骨的寒意。
“刑部王侍郎家的嫡孙不过是在国子监斗殴,你竟让大理寺判了个流放三千里?
工部钱尚书不过给老家修祠堂多支了八百两,你转头就把他外甥在江南的盐引全数充公?
你这行事,也太过狠辣决绝了些。”
窗外,忽然滚过一阵闷雷,惊得檐角铁马叮当作响,那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中回荡,更显突兀。
贾环却不慌不忙,伸手轻轻抚平龙袍袖口绣着的金线团龙,指尖在蟠龙眼珠处那颗东珠上轻轻顿了顿,神色自若地说道:
“王侍郎平日里自诩清流,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却不知他书房暗格里藏着十二张地契,皆是京郊千亩良田。
更妙的是,他府上西跨院那口枯井里,还沉着一箱南洋珍珠,偏说是前朝遗物——倒不知前朝何时产过南洋珠?
这等欺世盗名之辈,儿臣若不加以惩治,如何能彰显国法威严?”
太上皇手中的佛珠忽地一顿,玛瑙珠子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窗外海棠花影斜斜映在青砖地上,宛如一幅淡雅的泼墨画。
只是那几点朱砂般的花瓣,在这紧张的氛围下,竟添了几分诡异与神秘。
“至于钱尚书……”
贾环忽而轻笑一声,从袖中缓缓抖出一卷黄绫。
“上月他老家祠堂翻修,工部拨了八百两。
可巧前日暴雨冲垮了祠堂地基——”
他故意拖长声调,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看着烛火在太上皇瞳孔里跳成两点明亮的星子:
“您猜怎么着?那地基下埋的竟是三十六口樟木箱,每箱码着整整齐齐的雪花官银,连封条都还带着户部的朱砂印呢。
这等中饱私囊的行径,儿臣如何能容忍?”
一阵穿堂风轻轻掠过,案头宣纸哗啦啦翻动起来,仿若在为贾环的话语而鼓掌。
贾环伸手按住纸角,露出下面压着的密折,语气略带几分得意与自豪:
“这些个官员,平日里就
太上皇的声音愈发冰冷,像是从寒潭底部传来,带着彻骨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