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参观纳城小学

而朱桂看了一下数字,也是被改良过的阿拉伯数字,在这里被称为“角数”。

改良的原理就是1就是一个角,2就是两个角,3就是三个角,以此类推。

这样他们的简化写法,都可以一笔写成,似乎比原本的阿拉伯数字还方便了。

而各种运算符号,还有标点符号也进行了中文化改革。

后世中文标点,英文标点,数学标点,等各个类别的标点。

在这个时空进行了很好的统一。

而至于语文,主要是普通话的普及,以及文字的普及。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都是用白话体书写,当然,文章中不会出现‘汽车楼房’等听不懂的字眼,都是这个时代人所能知晓的事物,但书写文体却是用的白话。

而所用的文字,那自然是繁体中文!

这一点也让朱桂感叹系统贴心,没有给他搞出简体字来。

要知道,大明跟后世的大清可不同,后世大清识字率仅有不到1%!

而大明的识字率高达20%。

别的不说,就算是大明末期,卫所百姓都苦成那样了,孩子们仍然都识几个字。

因为每一个千户所内,都有一座公办学堂,免费教授1000户的孩子。

所以孩子们多少都识点字。

如果朱桂在这个时代普及简体中文,那将直接被打脸!

你等于直接让大明原本20%的识字人口,全部放弃他们本来所认识的字,这完全是违背科学规律的!

简体中文的最大好处就是书写方便,他的笔画比较少。

但他也有缺点,那就是造成了文化断层。

试想一下,当学习简体中文的人,拿过一本古代书籍的时候,他能看得懂吗?

这不是自己把自己的文化给折断了吗!

而简体中文的方便快捷,也仅体现了几十年而已。

几十年后人就不再是用手书写了,而是改用打字。

打字的时候,无论它是简体还是繁体,速度是一样的。

所以作为后世人的朱桂,觉得简体一事实在是得不偿失。

如果改革之后,可以让华夏受益千年万年那也就算了,但其实简体仅仅让人方便了几十年而已,计算机出现之后它就不再拥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