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说你更聪明。”
姜歌眯了眯眼,“然后你就约我来别院了?”
“对啊!”
“小五,你给我滚出来!”姜歌转身就朝侍卫们飞奔过去。
大年初一,小五是被抬着回了桁王府!
姜歌回到姜宅,子衿看着马车箱里的红梅枝,“你们这是把梅树砍了?”
青青看着姜歌的脸色,冲子衿挤眼,示意别问了。
大年初一,姜宅里的每一个房间都摆上了红梅插花,姜歌说这样喜庆!
青青看着房间里摆放的红梅,想起姜歌在别院里发泄似的折着梅枝,桁王抱着梅枝跟在姜歌身后啥都不敢说的样子,就有点想扶额,辣手摧花啊!
姜歌想到衙门封笔到正月十五,十六才开始办公,自己没必要在京城耗着,就给了姜管家足够的生活银两,回了平漳府。
姜歌看着府城外密密麻麻的难民,有点想不通。按说,今年发生旱灾,上一年打下的粮食应该能坚挺一年,一般情况下,只有第二年也是灾年的时候,才会出现大量难民。现在这场景,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一年都熬不住了吗?
姜歌回到庄子,把自己的疑惑和父亲说了说,“爹,咱家以前在青山村也遇到过灾年,也都挺过来了。怎么那几个州府的百姓,这才一年就出来逃荒了?我是有点不明白。”
姜父皱着眉头也想了半晌,“这干旱,也不是一下子就旱的不成样子,水也是逐渐减少,按说,多少应该有点收成,好歹应该能吃口饭。咱家这庄子不就是吗?虽说粮食减产了,多少还有点。而且,遇到了旱情,官府也减少了田税,交了田税,咱家这庄子里剩下的粮食还能坚持到今年秋收。如果田税没减少,又增加了,咱家这日子也过不下去。”
“那也到不了举家逃难的地步吧?不都是说故土难离吗?”姜歌还是不解。
“既然举家逃难,那肯定有活不下去的理由,才去逃难。”姜父皱着眉说。
姜歌想要的答案陈管家也没有带给她。
小主,
陈管家说,“平漳府外的难民现在有一部分已经领了官府给的救济粮返回了户籍所在地,有一部分不肯离去,现在就每天领一碗黑面糊糊。”
“城里的富户不再施粥了?”姜歌问,
陈管家脸色难看的说,“城里有家姓杨的富户一直施粥,后来可能是难民越来越多,粮食就不够用了,停止了施粥。结果难民冲进杨家,不但把杨家洗劫一空,还把杨家的夫人小姐给糟蹋了,那杨家的小儿子也被难民打死了。那姓杨的富户气的也一病不起,没多久也死了。城里的富户都被吓到了,都不再施粥,平漳知府魏大人,动用府城守军,把难民全部驱赶出平漳城,把闹事的几个难民头子斩首示众,这才镇压下去。”
姜歌听了脸色也是很难看。自古以来,都是这样,那些平时为非作歹的恶人,趁着灾年,混到难民里,煽动闹事,最后伤的还是老百姓。
“有没有打听过,难民们为什么出来逃难?”
“问过,说是虽然闹旱灾,但地里好歹还有一些收成,交了田税后,虽然不多了,但省着点也能吃上一口。谁知,后来有人收购粮食,吃的都不够,也没人卖粮。再然后,就出现了一些土匪,开始抢粮。最早,那些土匪只抢粮不伤人,后来就开始杀人抢粮了。没办法,他们只能逃离。”
“土匪?很多吗?”
“应该是吧!问了几个府城逃难的难民,情况都差不多!都是因为土匪杀人抢粮才出逃的。”
姜歌感觉这事有蹊跷,但这事太大,她也管不了。她现在做的就是护着自己家里人。
姜歌嘱咐陈管家,外出做事一定要小心,让护卫们做好巡防,保证庄子里的人身安全!
陈管家已经被杨富户家的死给深深上了一课,现在也不敢同情那些难民,谁知道最后死的是谁?
陈管家和姜歌说,“主子,现在庄子里的人没有必要都不出庄子,都怕了。也没了同情难民的心思。那么多难民,庄子里才几个人,都已经怕了。”
“知道怕就好!不过还是要小心,大意不得!”
在庄子待了几天,安排好了相关的事情,初十的那天,姜歌就离开了平漳府回了蛮荒庄子上。
姜歌回到自己的院里,刚坐下,蒋仙就匆匆赶来,向姜歌汇报最近发生的事情。
“主子,您离开不久,萧大公子萧逸就找到了庄子这来,大将军萧琰带着夫人和萧二公子出去庄子和萧大公子见的面,并没有进庄子。双方交谈了大概有半个时辰,萧大公子就离去了。后来,萧大公子又来了一趟,让萧二公子陪着他去了海康县城。张县令和我互通消息,我才知道,萧大公子让萧二公子陪着去海康县县城是为了见张县令。目的是,顾晓冉准备把人撤出三不管地带,但因为快过年了,希望张县令能够通融一下,让他们先送一部分粮草进三不管地带,年后,他们肯定撤走。原本,张县令是不同意的,到萧二公子帮着萧大公子说情,并且,萧二公子向张县令担保,年后,三不管地带的人肯定会撤走。张县令最后同意,放了一批粮草进了三不管地带。”
“现在呢?人撤走了吗?”
“目前还没有!”
姜歌的心情有点糟糕,心里说不出的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