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缓笑道:“姑娘为何一定要不辞而别?”
“妾身只是想出来看看。”
杨缓点点头:“你快走吧,第一次见你这样的人,不见了父亲,竟一点也不着急。”
徐姑娘心头一跳,此时,一个丫鬟道:“余姑娘素日没少念道她的父亲呢。”
徐姑娘对这丫鬟报以微笑,不枉平日来做的这些苦功夫。
“原是这样。”只见杨缓又是叹气:“罢了,姑娘走吧。”抬头望天,咿咿呀呀唱着:“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原来是个染了痴病的公子哥儿,徐姑娘心里又是自负,又略有些伤心,这公子对他动了心,她却要害他一家子,她虽然不知道这盒子里是什么东西,但这般见不得人的事儿,定不是好事。
于是,她抬步走了。
杨缓收回了目光,心道:“这个以后就是当奴婢的份。”嘻嘻笑道:“这木瓜炮,当是不错。”
杨缓看了这些盒子里面的写着崇仪帝名讳的小人,不免冷笑,交给了杨衍,杨衍拿去烧了,从此,对杨缓愈发放心。
大约一刻钟,杨纶心心念念的郑妹妹来了,郑妹妹是杨缓的表妹,名嫣君。父母双亡,寄宿叔父大理寺直郑遂家,十一岁,眉眼美好,生得娉婷,杨纶随在她身边。
杨纶兴致勃勃地说起他在龙禁尉里面的事儿,郑嫣君微笑不言,问起杨缓开口之事。
“俄顷之事,妙不可言。”
郑嫣君也以为妙,缘分这回事,她这种念佛的人以为是前世种瓜,今生得瓜。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出于真实,至少《国榷遗志》第二十卷是这么记载的。
皇宫里来了个两条腿的人,那人不阴不阳,不男不女,一望而知,是个公公。
大尧官员有四种出身,第一种最为清贵,即进士举人授官,最是世人眼里的正途;第二种是学校出身,即国子监监生授官;第三种是吏员出身,第四种是荫封。一个萝卜一个坑,按理说荫封的事情已经和杨缓无缘了,但崇仪帝还是以能弘孝道的名头,把杨缓封为丹凤门侍卫,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其侍卫也属龙禁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