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缓这一当协理副考,起初,那些烧过杨家门楼的秀才们都傻了,虽说他们读书人干的事儿都是有道理的,可现在,这杨缓成了管他们的人了,自个儿就是觉得没错,为了这乡试,也得低头不是?
可是,杨缓躲进小楼成一统,谁也不见,把他们弄了个没奈何。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迈得动腿的秀才早就跑了,大不了晚考三年,
不过能有这份决心的人不是很多,大多数人还是舍不得三年时间,虽然中举也不容易,但万一呢,能来考试的,多半没有觉得自己只是来陪个跑的。
一个三十多岁的秀才走进了这庆功楼,众人见他惊慌,一脑袋的汗,知道情况不好,却又抱着希望问其缘故,这秀才说说:“列位,不好了,我没能进去,这杨府是一概的不见人,那门子还说什么,野无遗贤,”
野无遗贤是唐人李林甫的典故,史书上说李林甫嫉贤妒能,害怕那些人才中了进士,便要和他抢班夺权,所以在一次科考中,一次也没有录取,唐玄宗问他什么缘故,他就说是“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现在杨缓说出这话,怎么能让这些秀才们不怕上一怕呢?
“这可如何是好?”有人也叫起了不妙。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只怕还要让那姓梁的开解一下。”这是个有主见的,此话一出,好些人附和。
还有的拍案骂道:“咱们就不搭理这杨缓,他又能怎么样?他不过就是个协理,我看不讨好他,也死不了人,要是现在低着头去求他,以后才真是见不得人呢。”
此话一说,不少人的包袱又重新出来了。
此时,唯有一个名叫洪秀清的秀才,偷偷摸摸的出了这庆功楼,他腰往杨府去一遭。
他三十好几了,可不敢耽误。
这帮读书人,就是好脸面,做事拖拖拉拉,要和他们一块,成不了事。
“不好意思,我们大爷,不见你们这些读书人。”
洪秀清骂道:“少啰嗦,说渔阳酒徒来见他。”
门丁张望了张望,用鼻子嗅了嗅:“你身上可没酒味。”
洪秀清拍了拍肚子:“你懂什么,好剑藏在剑鞘里,你们大爷不这么见人,倒是你常在外面照耀,你比得上你家大爷么?”
门丁琢磨了一番:“是这么个理,不过你太懂了,要你这样的读书人进去,大爷会骂我的。”
“你进去说一声,我真的一个字都不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