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骑在高头大马上,一路风尘仆仆,心中却满是烦躁。
他日夜兼程,恨不得肋生双翅,直接飞到朱檀面前,好好问问他,究竟要干什么?!
朱元璋的銮驾一路向东,行了约莫七八日,已渐渐接近山东地界。
这一日,队伍行至一处名为临淄的城镇,朱元璋忽然发现有些不对劲。
原本荒凉的官道上,不知何时多了许多行人。
这些百姓有的推着独轮车,车上满载着青菜瓜果;有的赶着几只羊,羊身上还挂着铃铛,一路叮当作响;
还有些妇人,背着孩子,手里拎着篮子,说说笑笑地走在路上。
更奇怪的是,这些百姓,不论男女老少,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仿佛遇到了什么天大的喜事。
“奇怪,这山东地界,何时这般热闹了?”朱元璋掀开车帘,疑惑地问身边的老太监。
老太监躬着身子,眯着眼睛瞧了半天,也摸不着头脑,:
“回皇上,老奴也觉得奇怪,往日里这山东路过往的百姓都是愁眉苦脸的,今儿个这是怎么了?”
朱元璋眉头紧锁,心中疑虑更甚。老十在山东搞的那一套,他是知道的。
虽说出发前嘴上说得利害,要给老十一个教训。
但心里其实也存了几分好奇。
莫非,这百姓脸上的喜色,和老十有关。
于是。
朱元璋心里一动。
然后对着太监吩咐道:
“问问去。”
那太监也是一头雾水,连忙下马,拉住一个路过的农夫询问。
“老丈,敢问为何今日路上如此热闹,大家好像都很高兴啊?”
那农夫看了看太监华丽的衣着,又看了看不远处骑在马上的朱元璋,脸上闪过一丝慌乱,支支吾吾道:
“小的……小的不知……”
太监久在宫中,察言观色的本事一流,一眼就看出这农夫有所隐瞒,于是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塞到农夫手中,笑道:
“老丈不必害怕,咱家只是问问情况,并无恶意。”
那农夫看着手中的银子,咽了口唾沫,这才壮着胆子说道:
“几位老爷有所不知,俺们这是要去……去给鲁王爷送粮呢!”
“送粮?”朱元璋眉头一皱,“送什么粮?为何要送粮?”
“回老爷的话,”农夫解释道,“鲁王爷新颁布了一条法令,说是要……要摊丁入亩,把那些大地主、大官僚的土地都收回来,分给俺们这些穷苦百姓!”
“什么?!”朱元璋闻言大惊失色,“他……他竟然敢私自分地?!”
那农夫见朱元璋脸色大变,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瑟瑟发抖道:“老爷饶命!老爷饶命!小的……小的只是实话实说……”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问道:“你继续说,他……他还做了什么?”
农夫战战兢兢地说道:
“鲁王爷说,朝廷的税太重,百姓负担不起,所以要……要减免赋税,还要……还要兴修水利,鼓励耕种……”
“他还说,要……要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
农夫说到最后,声音已经低不可闻,显然是怕极了惹怒眼前这位贵人。
然而,朱元璋此时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他的话了。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农夫刚才的话语:
“摊丁入亩……”
“减免赋税……”
“兴修水利……”
“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穿暖……”
这些,不都是他一直以来想要做的事情吗?!
可是,他这个做皇帝的,却因为种种原因,迟迟无法实现。
而朱檀,他的儿子,却背着他,在山东做到了!
朱元璋心中五味杂陈,他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情。
愤怒?
欣慰?
朱元璋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老十做的事,桩桩件件都踩在了他的底线上。
可偏偏,这些事又是他一直想做却没能做成的。
他一直标榜以民为本,可真要动那些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却又投鼠忌器。
“好,好得很!”朱元璋咬牙切齿,却不知是在说老十做得好,还是在说他胆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