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老朱暴怒!还有人敢反咱?

“老十啊,你的建议很有道理。”朱元璋赞许地说道,“朕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的,迁都之事非同小可需从长计议,你先退下吧,朕要好好想想。”

朱元璋对朱檀的详尽分析感到十分满意,他心中对朱檀的欣赏溢于言表。朱檀的见识、智慧和沉稳让他看到了未来君主的影子,这让他不禁在心中暗自惋惜:这个朱檀怎么就生的这么晚呢?

如果朱檀是他的长子,是太子之辈,那他将会毫不犹豫地将大明的未来托付给他。朱元璋深知,选择一个有能力的继承人对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他看着朱檀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然而,现实总是充满了无奈。朱元璋明白,尽管他对朱檀充满了期待和赞赏,但太子的位置已经有人选。他不能轻易改变这个决定,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大明的稳定。

朱元璋叹了口气,将心中的遗憾深藏。他决定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关注朱檀的成长和发展,尽他所能为这位年轻有为的皇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应天府。

紫禁城。

奉天殿。

朱元璋在朝堂上正式提出了迁都的议题,这一重磅消息立刻在朝臣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朝堂上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

六部尚书作为朝廷的重臣,自然不能对此事保持沉默。他们纷纷站出来发表意见,然而出乎朱元璋意料的是,这些平日里忠心耿耿的大臣们,竟然无一例外地提出了反对意见。

户部尚书首先发难,他忧心忡忡地表示:“陛下,迁都之事非同小可,需耗费巨额财力物力。如今国库空虚,百姓疲惫,实在不宜轻举妄动啊!”

紧接着,兵部尚书也站了出来,他严肃地说道:“陛下,北平虽地势险要,但距离边疆太近,一旦有战事发生,都城将首当其冲。臣认为,应天府地处江南腹地,更为安全稳妥。”

其他几位尚书也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对迁都的担忧和反对。他们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担心迁都会影响国家稳定,有的认为北平气候寒冷不适宜居住,还有的则担心迁都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可预料的问题。

朱元璋听着这些反对意见,心中的怒火渐渐升腾。他明白这些大臣们的担忧和顾虑,但他更清楚迁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瞪大眼睛,严厉地扫视着朝堂上的每一位大臣,试图用威严来压制这场纷争。

然而,大臣们似乎并没有被他的威严所震慑住。他们依然坚持己见,甚至有些人开始据理力争起来。朝堂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一场激烈的辩论即将上演。

朝堂上的辩论愈演愈烈,各位大臣纷纷挺身而出,言辞激烈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陛下!”礼部尚书一步跨出,声音铿锵,“迁都乃国家大事,关乎社稷安危、百姓福祉。北平虽为故元之都,有其地利之便,但礼仪之制、文化之根皆在江南。岂可轻言迁都,弃我汉家文化于不顾?”

此言一出,不少文臣纷纷附和,强调北平作为异族故都,文化上与汉家传统格格不入,迁都恐引起文化断层。

刑部尚书则紧接着发言,他眉头紧锁,语气严肃:“陛下,迁都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北平地处边陲,治安状况堪忧。一旦迁都,必将带动大量人口流动,社会治安难以保障。臣恐迁都之后,乱象丛生,百姓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