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随时都有可能引爆

众生之力?众人更是一头雾水。这是何等的强大!

“任何东西都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应该是与物质的体积、体积有关的!我们的大地很强大,而这种力量正是使我们掉落的叶子和使我们抛向天空的东西掉落的力量!被石头打爆了!”

朱由检微微一笑,心想这小子还真是个人材,自己的一句话就起到了作用。

不过,‘万物之力’呢?既然已经被发现了,那就应该对原作者表示敬意。

“聪明!果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监生。要不,我帮你换个名字,就叫重力吧。所谓重力,就是地心的重力!是不是很好听?”

“哪里哪里,都是皇上想出来的主意,想必皇上也是心知肚明的。”

宋海心中一喜,望向朱由检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朱由检不可能不会这门功法,但他毕竟是晚辈。

其实宋海并不清楚,这项法则并非朱由检发明,早在1687年,一位名叫牛顿的英国青年就已经发明了。

一节课程就此结束,朱由检感觉有些口渴,王承恩连忙让人端上了一杯茶。

所有的监考老师都走了,趁着午饭的时候,各自回家。

王承恩为朱由检准备了一张特制的雕龙木椅,朱由检却没有坐下,而是靠在一棵大槐树下,吹着凉风。

很好,很好!

“殿下,你这是在做什么?都是胡说八道!”

郭鸣翎很是骄傲,他知道自己说的都是好话,只想让朱由检听得懂,听得懂。

朱由检道:“什么?”……

“殿下,您说的重力是怎么回事?”郭鸣翎问道。还不如给他们讲点诗书,至少让他们知道圣人之道。

朱由检微笑着说:“重力为什么不能起作用?

重力法则的发现,是十七世纪自然科学最重大的成就,它将地上的物质运动法则与天体运行法则结合在一起,对后世的物理与天文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切都在朱由检的脑海里,只是要向郭鸣翎详细解释,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就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冲了进来:“启禀皇上,宰相陈芝豹前来拜访!”

难道是陈芝豹?

这就是那个口无遮拦,口无遮拦的陈芝豹?

“把他叫来!”朱由检摆了摆手,一脸的兴奋,他以为自己要去找宋应星了。

这可是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

老实说,朱由检觉得自己马上就要看到自己的偶像了。

宋应星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他毕生从事农耕、手工业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科技文献。

如果不是明代的人比较保守,看不起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宋应星的成功还不止于此。

能和宋应星见面,简直就是天大的幸运!

朱由检在心里默数着,想着这位贵人会不会在太和门的拐角处现身。

果然,他刚数到“八”,宋应星就到了。

陈芝豹带着宋应星往里面走去。

宋应星虽然年事已高,鬓角都有了几根花白的头发,但他的气色却很好,走路也很稳!

朱由检看得很认真,隔着老远,他就发现宋应星双手上满是老茧,显然是常年在田地上劳作,和一些枯燥的机械设备打交道。

朱由检心中一动,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思。

上一世,大明没有重视宋应星,没有重视他,所以,我绝对不会重蹈覆辙。

此时,陈芝豹心中充满了疑惑,朱由察让自己去见宋应星,到底是为了什么。等他来到宋应星身边的时候,他正光着腿,正在改装一种奇怪的传递水源的工具。

他只是一个爱好机械的读书人,一个怪人。

他出生贫寒,参加过一次科考,却在天启和崇祯年间两次落榜,这才放弃了参加科考的念头。

宋应星也是一副将信将疑的样子,望着朱由检,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得到皇帝的接见。

“陛下!小民宋应星,给皇上请安!”

他刚要跪下,朱由检却是一把将宋应星抱了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尊敬:“不要!您是宋大人,您是大人!”

朱由检这才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模样有些失礼,声音一转,说道:“你不能跪下,你是我的掌上明珠,也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

宋应星躬身道:“殿下过奖了,属下受不起!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哪里配得上大明的英才!”

郭鸣翎也是这么想的,监察使更是疑惑,他曾经见过这位宋应行,去年参加了几届科考,结果都失败了!

“有何不可!”朱由检赞叹一声,“朕知道你对天文和地理感兴趣,朕明晓,你精通天文,自然是求之不得,为何不能成为大明的天才呢?”

宋应星一脸的震惊,能得到皇帝的夸奖,显然是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这让他很是意外,不过他还是想不通。

“陛下?这也太夸张了吧!小人,小人也就对天文地理感兴趣,哪里有什么一技之长!”

“我有个问题要问你!你这段时间有没有打算出一部叫《天工开物》的书?”朱由检一句话就把宋应星的话堵死了。

“《天工开物》?”宋应星更是一头雾水。皇上,我不是说我现在不想出什么书吗?”

朱由检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这才发现,原来宋应星是在一六三七年,写出了大明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而这还只是个开始,相差了近十年。

朱由检一巴掌打在了自己的脑袋上,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他对历史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他们只能大致了解到历史的发展方向,却不清楚其中的细节。

幸好他是修仙者,修炼了《天地阴阳术》,可以预知未来发生的事情。这就像是老天为你关上了一道门,为你开启了一道新的窗户,让你看到了希望。

“陛下?”安飞一愣,随即问道。宋应星站在一旁,虽然不明白朱由检口中的“造物”是指什么,但看到朱由检一脸茫然的模样,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噢噢噢噢,我是说,你可以去编写一部名为《天工开物》的科技著作吗?”

啊!

在宋应星看来,这些实用的仪器,规律,科学,都是他最感兴趣的事情,皇帝陛下要他出一部,他自然不会反对。

宋应星闻言,心中一片沉重,躬身行礼,“臣愿意!”

朱由检开心极了!啪!“好!我想来想去,倒是有一件大事要与你商议!”

宋应星伸长了脑袋,好奇地问:“皇上的打算是?”

朱由检想了想,朱由检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

大明帝国的技术腾飞,是朱由检梦寐以求的事情。

只要是在学校里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会明白,科技的进步才是整个社会最关键的一环。

不过,想要提高科技的质量,光靠科技是不够的。社会的发展总是与木桶原理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