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巩是苏轼的友人,虽然年龄比苏轼大了一轮,但苏轼交友广泛,不拘年龄,因此两人可以被称为忘年交。苏轼不仅在后人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他所处的时代,也被公认为一位文学巨匠。文人们争相崇拜他,王巩作为一个家学渊源深厚的文人,自然也不例外。
因此,王巩主动找到苏轼,邀请他前往自己的家中赴宴,希望与这位文坛大家兼其上官加强关系。
在杭州相遇的时候,苏轼因为反对新法而得罪了王安石,被贬谪到了那里担任知州,而王巩则因祖荫而在那里担任一个小官,于是两人结识了。
苏轼是个豪爽的人,他欣赏像王巩这样直率的性格,因此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并在几天后造访了王巩的家。
苏轼受到王巩的款待,可以说是相当热情周到的。王巩不仅准备了丰盛的宴席,还邀请了当地众多仰慕苏轼的才子前来,大家一边饮酒畅谈,一边享受着诗词的美妙。
王巩为了增加宴会的乐趣,甚至召来了自己的妾室,让她为在座的客人演奏,使气氛更加优雅。
王巩家中养的歌姬宇文柔奴,因为她的美貌和才华,以及对王巩的贴心,最终成为了他的妾室。宇文柔奴受到众人的邀请,将他们的诗词演唱了起来,为这场宴会增添了乐趣。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每一位的请求,在清澈悦耳的歌声中,将他们的作品娓娓道来,赢得了全场一致的赞扬。
宇文柔奴得到了苏轼极高的赞扬,这让王巩感到非常欣慰。因此,两人的交谈变得越来越亲密,逐渐发展成了至交关系。这种友谊让苏轼在被贬谪到杭州的几年里感到稍稍轻松了些。
苏轼在杭州任职的岁月悄然流逝,终于到了调离的时候,他被调往了密州。与此同时,他不得不与王巩告别,然而,两人之间的情谊仍然坚不可摧。
苏轼的官场之路并不如人意,虽然他曾希望即使无法重返中央,四处游历也能过得不错,但接下来却遭遇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乌台诗案。
苏轼是一位十分坚韧的文人,仅仅因为反对新法就被逐出朝廷,对他而言,这种冤屈即使多年过去,仍然难以释怀。
因此,在向皇帝陈述职责时,难免会带有些许怨愤,但这些言辞却成了新党对他不满的最佳借口,进而加以整治。这些言辞被新党利用,对皇帝暗示苏轼目无尊上、妄自尊大。因此,“乌台诗案”爆发,导致苏轼及其二十多名亲友受牵连,被贬谪。
在这些人当中,先前与苏轼关系密切的王巩遭受的影响尤为深重,从他被贬至的地点来看,其实情况比苏轼更为严峻。王安石替苏轼向宋神宗求情,结果苏轼被贬到了黄州(今湖北)当团练使,而王巩则被贬到了宾州(今广西)监察盐酒税,两人各自境遇不同。
苏轼在被贬后依然与王巩保持书信往来,多次表达了对王巩的内疚和歉意,可以说王巩所遭遇的是完全无妄之灾。然而,王巩从未对苏轼抱怨过,每当收到苏轼的信件时,甚至会反过来安慰他,劝他不要因为这些忧虑而损害自己的身体。
王巩不仅知道苏轼喜爱养生,还在宾州寻找了罕见的养生药方,将其夹在信件中送给苏轼,嘱咐他要好好保重身体。苏轼收到信件后心情愉悦,得知王巩在宾州依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他了解到宾州位于西南,气候酷热潮湿,于是主动分享了他这些年来收集到的去湿排热的药方给王巩。
他们之间的友谊不仅没有因为乌台诗案的发生和分隔天涯海角的境遇而受到影响,相反,由于共同经历困境而更加深厚。王巩这次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谪到宾州,在离开之前还对家中事务做了一些安排,这是值得注意的。
王巩原本养了几个妾室和歌伎,宇文柔奴便是其中之一。在被贬后,王巩养活这些女人就不那么容易了。在宋朝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要前往宾州简直就像是赴一趟流放之旅,地处偏远的宾州更增添了前往之路的困难,甚至可能在途中不幸丧命。
王巩身负罪责,被流放至宾州,并非为了让他享受安逸,朝廷绝不会容许他携带大批侍女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