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休的提议很中肯,但也只是中规中矩,没什么新意,随便找个官员都能说出话这番话。
但是,王休才是土豆最有话语权的人,再加上现在王休的地位,哪怕他现在在朝会上放个屁,大伙都只会笑笑说声:“讨厌,别闹!”
陈建民哈哈一笑:“朕同意。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众人齐齐拱手道:“臣等附议。”
“好,那么王休,你认为在哪几个道为土豆的推广做为试点?”
王休想想笑道:“臣认为,淮南道、陇右道、山南东道、荆楚南道四个道作为试点最为合适。”
陈建民环视一周问道:“诸位爱卿,怎么说?”
这个时候哪里会有人反对,他们关注的焦点不是在哪里做试点,而是谁作为这四个试点的主官。
于是所有的大臣们都齐声的答道:“臣等附议。”
陈建民也非常的高兴,难得一次全体臣工全票通过,居然没有一个反对得声音。
“好,那就这样定了,试点就是淮南道、陇右道、山南东道、荆楚南道四个道。”
“那诸位,这四个道的主管都由谁担任。”
此言一落,下面马上沸腾起来。
这可是土豆啊,土豆的产量可是亩产千斤以上,可以说谁成功的推广,必定可留名千古,如今有两人可以说已经在史书中留名了,一个是泾阳县侯王休;一个就是帮助王休培育种子的马忠,一个封侯爵、一个封男爵。
不管是文臣亦或是武将,哪个不想名垂千古,无一例外。
古人对青史留名有着近乎执念的追求。他们渴望自己的名字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千古,为后人所铭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不惜付出巨大的努力。有的人寒窗苦读,期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一展抱负;有的人驰骋沙场,以赫赫战功换取功名;还有的人则凭借卓越的才华,在文学、艺术等领域留下传世之作。
他们视名节如生命,不惜舍弃荣华富贵,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只为扞卫自己的声誉。他们坚信,只有留下美名,才能获得永恒的荣耀。
这种执念,源自古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他们明白,肉体终会消亡,唯有精神可以长存。因此,他们将青史留名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