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印度次大陆(二)

由于原本地域狭小,他们的统治者很自然地将自己置于里斯本的宫廷保护之下。其统治核心科特城,是一个靠近沿海地区的内陆城市,有效避免了王族同葡萄牙基地的利益冲突。

很快,王国就成为了控制西部海岸大头的新势力。不少僧伽罗人也转而改宗天主教,成为葡萄牙东方帝国的外围。但这也让他们成为了先前同胞的敌视对象。

并非所有的僧伽罗人都愿意接受这种改变。部分保守派就退入内陆,依靠岛屿的纵深优势,建立了锡塔瓦卡(悉达伐迦)王国。虽然在表面上地盘小于科特王国的本宗,其实际凝聚力与动员力都更胜一筹。传统的印度次大陆封建制度与佛教神庙动员体系结合,让其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海边的葡萄牙人与他们的锡兰本地代理人,就是锡塔瓦卡的主要目标。

起初,葡萄牙人一直想主动对内陆的锡塔瓦卡发起进攻。因为后者经常对沿海地区进行袭击,不断动摇着印度总督区对锡兰的控制。但仅靠常年不足500人的要塞守备队,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他们的科特盟友,也不愿意主动出兵内陆,仅仅将欧洲人作为他们的防御力量。m.xszww8.

1551年,葡萄牙人支持的达玛帕拉(达摩波罗)继承了科特国王头衔。但他总是表现得像一个傀儡,且自己也宣布改宗天主教。于是,同出一系的锡塔瓦卡国王马亚多内(摩耶杜恩),就宣布自己才具有统治科特王国的资格。这一口号为其赢得了很多地方领主和神庙的支持,也让僧伽罗人有能力组建规模庞大的军队,并负担与之相对应的沉重后勤。葡萄牙人也为了维护达玛帕拉统治,在科特城内绞死了带头抵制的30名和尚,为对手的大规模用兵制造了绝佳借口。

1557年,马亚多内动员了号称多达50000多人的军队(战兵在一万人以上),携带大量船只、辎重、大象和武器,准备向对手发起雷霆一击。他计划对葡萄牙-科特联盟进行斩首攻势,一举拿下重要的科特城,再扫平位于海岸边的科伦坡。

除了自己麾下的精锐武士和各地封建民兵,他的军队里有一些装备上火绳枪和小型火炮的新式部队。这让他认为自己有能力抵消葡萄牙士兵的技术优势。他的接班人拉贾尼纳王子(罗阇辛哈一世),也是不输于父亲的武士君主,并已经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这一年11月,庞大的锡塔瓦卡军队开始接近科特城。此时城里的守军主力,是9000名以不同方式动员起来的本地民兵--拉斯卡林(大部分不是战兵)。原本只有180人的葡萄牙守备队,有幸得到了300名来自果阿的援军支持。加上12艘被武装起来的小型福斯特战船,构成了防御城市的全部力量。

好在科特城本身坐落于河流湖泊边的一块半岛高地上,四周不是水网地形,就是有沼泽拱卫。惟一的陆地交汇点,也有挖掘的护城河保护。城市本身有巨大的红色岩石城墙,很难被小型火炮攻破。在南方的两块平地上,还分别筑有小型堡垒和城墙工事,可谓是易守难攻。

1557年11月,马亚多内的军队已完成了对科特城的整体性包围。国王自己率军在城市以北担任总预备队。同时也威胁着河道最狭窄的城市北部段城墙。麾下大将穆达利率领相对较弱的部队,在城市的东面扎营。除了围困,还需要牵制城外的一座小要塞守军。真正的主力被交给王子拉贾尼纳节制,在城市的西面湖泊边展开。

显然,锡塔瓦卡军队为拿下科特城做了两手准备。首先是在庞大的规模帮助下,他们即便强攻失败也可以继续保持围困。最终用后勤灾难来迫使城里的敌人投降。但他们也没有放弃巧取的希望。准备利用守军可能的大意,从靠近湖面的城墙处突破。因为那里通常是防御者认为最安全的地方。

葡萄牙守城指挥官阿方索,也的确将有限的士兵大都分配在城市的南北两头。但12艘小型战舰组成的船队,被用于在城市西面的湖面巡逻。剩余的葡萄牙人也负责指挥庞大的本地士兵,作为机动力量使用。

当拉贾尼纳王子的主力军在黎明时分发起偷渡,就遭遇到了福斯特战舰拦截。虽然僧伽罗人的数量众多,但只有单兵轻武器进行射击。同时,庞大的运输船队在昏暗光线下也容易陷入混乱。葡萄牙人使用舰艏的小型鹰炮射击,成功将首批敌船驱逐。接着,大批本地土兵被派到了西面城墙增援。拉贾尼纳王子也就明智地放弃了偷袭,转而让士兵回到湖的西岸布防。但他没有料到,城内的守军很快就顺势发起了一次反击。

在阿方索的指挥下,少量葡萄牙人也在西岸登陆,冲入了王子所在的营地。措手不及的拉贾尼纳只能在左右人保护下离开,将自己的旗帜也丢在营帐内。葡萄牙士兵在王子后面紧追不舍,逐渐陷入了众多僧伽罗军队的包围圈。身先士卒的阿方索在战斗中颈部中箭,又迫使自己人撤退,将他带回船上。僧伽罗士兵也一路追到了岸边,遭到负责掩护的葡萄牙战船炮击,目送眼前的小股敌军全身而退。他们之后便加固阵地,开始执行漫长的封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