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印度次大陆(完)

从此,科钦便成为了欧洲早期殖民者们,建立环印度洋帝国的重要棋子。当时还有几个其他城市也一同与葡萄牙人联合起来,但没有一个有科钦这样的条件。

而佐佐成政夺取科钦后就不断修整改善科钦的防御,原本的科钦要塞北西南靠海,东边有一小块不足百米的陆桥连接,东北边有个侧门。之前佐佐成政就是突袭了东北边的侧门进来的,而维贾亚纳加尔首相拉马·拉亚率领3万人亲自来攻击科钦,国王萨达西瓦带着另外3万人作为偏师,攻打另一座小港口奎隆。由于科钦城本身坐落于一座沿海岛屿上,维贾亚纳加尔王国军队为了封锁岛屿,还动员了各类船只260艘之多。

可以说,无论是舰船还是陆军,印度人都有10倍以上的绝对优势。这和当年古希腊人抵抗波斯帝国入侵的温泉关之战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此战也被人冠以“葡萄牙人的温泉关”这一称号。

维贾亚纳加尔早在14-15世纪之间就开始接触火器,15世纪便开始能够制造火炮。这一次印度人的军队中一下子多出了数十门火炮。

而他们的军舰的一半都装备了至少2门火炮、5支大型火门枪和25名弓箭手。即便是小型战船,也都至少装备1门小型火炮。这些战船还在船上安装了临时建造的大型木质挡板,并在船体上覆盖了渔网和棉花,用来减轻火炮对船体的伤害。

然而,这些旧式火炮的战斗力不宜过于高估,不久后德里苏丹国被来自中亚的巴布尔打得惨败就是铁一样的证明。印度当时的火器技术,还极为有限。

相比之下,佐佐成政无论是装备、训练和士气都非常高昂。除此之外还有300人的土兵和500人的锡兰士兵但他们建造的要塞是木质结构的,如果遭遇火炮的集中射击,必然抵挡不住。而佐佐成政能用的战舰只有3艘(上总、下总、常陆)

佐佐成政留下1艘大型战船和100名日本兵300土兵防卫城市的西部沿海地区,自己带着1艘另外两艘,在维贾亚纳加尔大军必须经过的一个狭窄海峡设防。他们不仅在浅滩一带建造栅栏,还摆了12门重型火炮,堵住狭窄的海峡。当拉马·拉亚麾下的大军,以水陆并进之势开进到这里,不免被狭窄的地形所堵住。印度人的舰队数次向守卫海峡的佐佐成政的船只发起攻击,却因为地形问题而每次不得不只能使用一小部分兵力。几波进攻都如同当年被困在温泉关的波斯军队一样,被集中火力的守军击退。

稍作调整的印度人又计划以自己手里的全部火炮来击沉日本人战船。但是他们的炮手缺乏欧洲人的瞄准技术,也没有使用类似武器的经验。相反,佐佐成政指挥着手下一直用火力压制着沿海的敌军,让对方无法好好校准射击精度。

气急败坏的拉马·拉亚于是利用手里的兵力优势,施行分兵之计。70艘战船组成的船队被派去直接攻打科钦城。这些装备较好的战船在城市的西北部与日本军要塞火力交手。留守当地的是1艘大型盖伦战船,则利用性能优势,航行到较深的水域后,以更好的火炮执行远距离射击。水军的褚原景宗也带着另2艘船及时赶回了科钦沿岸。他们的突然出现让印度舰队觉得自己有被包围的危险,于是果断撤退。马不停蹄的佐佐成政又赶回了之前的海峡战场,挫败了印度舰队的又一次攻击。

此后,印度人改变了进军路线,选择从北面进军科钦城。但是他们还是需要穿过一条狭窄的海峡。佐佐成政守军也如法炮制地赶到北面,重新设防。印度人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攻击后,继续改进了自己的武器。他们找来16艘大船,分别在2艘船上打造了一座木质塔楼,造出了8艘高耸的连体船。日本依然是利用自己的机动迅速优势和火炮射击准度,压制了印度人的新式战船。印度军队的计划再次失利。

最后,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拉马·拉亚策划了最后一次分进合击的攻势。并把国王萨达西瓦三万人调了过来准备车轮战进攻,但拉马·拉亚还没出发就发现前后出现了几万人的军队。对方大象、骑兵、步兵浩浩荡荡的朝拉马·拉亚冲了过去,不得已维贾亚纳加尔人开始全面溃退。

而佐佐成政这时候也带兵出来了和外面的人汇合。

佐佐成政:小六大人,你终于来了,不要再不来我估计就死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