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阿婆的另一部小说《死亡约会》中,明确提及,波洛最终选择了沉默,没有将那十二个人的罪行公之于众。
读完这部小说,霍德华内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被这种精妙绝伦的合作杀人模式深深吸引,其复杂性与巧妙性让他叹为观止。
然而,更令他震惊的是波洛最终的抉择。
在霍德华的价值观中,罪犯理应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这是不容置疑的。
他难以置信,在任何一部作品中,怎能容许杀人犯逍遥法外,逃脱正义的审判。
“他怎么敢的?!”
高桥信也同样震撼异常。
在他的字典里,从没有想过这样的设定。
然而,许参就这样明目张胆地写出来了。
但却并不让人反感。
作家协会的安文礼,看完《东方快车谋杀案》后,久久不能平静。
他提笔写下了:“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闻善不可即亲,恐引奸人进身。”
这句话是出在《菜根谭》。
意思是说,听到人家有恶行,不能马上动怒,恐怕是喜欢说闲话的人故意泄愤;听说别人的善行,不要立刻相信并去亲近他,否则将使狡诈的人靠近。
恶行之下或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冤屈。
善行背后也可能只是巧妙的伪装。
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表象、日常举止往往并不总是一致的。
倘若仅仅依据外在的表象就草率下结论,不仅可能无故伤害他人,更可能为自己引来意想不到的灾祸。
正如这起案件所展现的,如果波洛仅凭双眼而不去用心洞察,那么他将永远无法揭开事情的真相。
波洛退出,是他所能展现出的最为深沉与温柔的慈悲。
自这篇故事起,波洛的形象不再局限于一台冷酷无情、只知破案的机械。
他也不再是绝对法律的冰冷化身。
相反,他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血肉与情感。
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一个能够理解复杂人性、感受世间冷暖的侦探。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3464/3464283/11110596.html)
www.dingdian555.cc。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