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了张一谋那种浓墨重彩的风格却自成一派的画面构图,以及那种通过镜头布置调动被动“解说”主角心理的技巧……
在这短短的电影开场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全都糅到了这电影里。
有点意思啊……
导演想在电影里表达某些东西,这很正常。
但难就难在怎么能做到不要那么曲高和寡,这才是难点。
孙平当了二十多年的记者,见过许多的导演作品,可能如此清晰表达出来拍摄镜头那种隐晦意义的人……
是第一个。
你不能说他浅……恰恰相反,明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篇经典名作,别人怎么用不出来?或者用出来让人看不懂,但人家却可以呢?
这就是实力上的差距……或者说天赋。
短短一分钟时间,用一个长镜头,然后慢慢推近,把人物那种哀莫大于心死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及致敬了那幅经典名画作品。
表达得清楚,清晰。
偏偏视觉效果分毫不差。
“啧……”
不自觉地,他也坐直了身子。
而和他同样反应的人还有很多。
能来到这的专业电影人,绝对不是什么草包。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穆云海用这一分钟时间的镜头,让他们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别管电影整体质量如何,眼前这部电影,虽然监制是黄祖模,可导演……却是穆云海!
这些镜头、场景都是穆云海对这部影片的优化,这部电影虽然出自《海边的曼彻斯特》,但其实穆云海并没有照搬原有画面,从配乐、镜头表现都做了更改。比原电影更直击人心了。
镜头一转,警局中,他抢过警察的配枪,朝自己脑袋扣动扳机,幸运的是子弹没有上膛,这才让他保住了性命,然而叫着绝望的子弹,此刻已经击中了他的灵魂和心脏。
究竟是经历了怎样的绝望才会做出让人不解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