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牛和马。当然,这个可以花钱买。
吴三桂对这些条件只能捏着鼻子从了,真的实在是打不过人家。
广西多山,吴三桂的看家部队,关宁铁骑在广西这个地方根本施展不开。
这个地方是山地步兵的天下,而于家军的步兵可以号称是当时的最强步兵。
况且这些部队的兵员半数以上都是广西人,招的都是广西山里的农家子弟。
这些兵都不用训练,一个个爬山过沟都非常灵活,因为人家从小就生活在这个环境。
吴三桂也就是占了广西交通不便的便宜,于家军没办法迅速扩大战果。
而且于家军也确实存在兵力不足的问题,最终占了吴三桂很多便宜之后就停止进攻,也怕占的地方多了消化不良。
但是就这么悠着打,也是占领了广西超过1/10的面积。
吃到嘴里的肯定不会吐出来,于将军这点和我的特点很相似。
于家军占领了广西的一部分地区之后,连招兵都方便了很多。
在清军控制地区的山民,都会跑到明军这头来参军。
这就比原来招兵简单多了,从于德水将军开始,招兵就喜欢要广西的山民。
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地盘,只能偷偷摸摸的,安排人员,化妆成商人,用招保镖,招伙计的方法,连蒙带骗。
还要防备当地的清军,官府,连当地的宗族势力都要小心应对。
为什么于家军数量一直不多,就是因为兵员难得。
而且训练的淘汰率太高了,十个人能够有五个合格的就算不错了。
经常训练一个月,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还在训练场。其他的都淘汰了。
不是身体上撑不住,就是精神上撑不住,还有一些桀骜不驯的,违反军纪直接就被乱棍打死。
虽然于家军的训练非常残酷,但是真要训成了,成为了正式的一员,那待遇也是相当的高的。
现在有一批身体不好或者受伤退役回家的老兵,都回到广西老家。
这些老兵都是义务的宣传员,只要是活着回家的,身上绝对都得带上几十上百两银子。
就算是战死的士兵,于德水和于万年也会把丰厚的抚恤金想尽办法送到这个士兵的家里。
即使那个时候这些阵亡士兵的家乡都在清军的控制之下。往那里送钱,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
但是就算是钱在路途上损失了,于家军的人也要想尽办法再拿一笔钱送到阵亡士兵的家属手里。
所以于家军的信誉在广西地区是相当高的。
原来广西的那些山民是想当兵而找不到门路,等广西的一些地区被于家军占领了之后。
翻山越岭,去找于家军想当兵的人络绎不绝。
目前的于家军可以号称是中国南方最强的步兵。
为什么不敢说北方?因为他们和蒙古骑兵对阵过,唯一的一次败战,就是和蒙古骑兵打的。
虽然有客观原因,天气寒冷,士兵生病,体力不行等等原因,但是于家军都一点不脸红的承认,确实没有打过蒙古骑兵。
当然,在全盛状态下的于家军和一支蒙古骑兵对阵,到底谁赢谁输还不太清楚。
但当时的状态下,于家军能够建制完整的撤出大部分士兵,没有溃败,在现在这个时代是不可思议的。
但那是在北方平原地区,在南方地区,有一个算一个,于家军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连第三都不敢说。
虽然于家军很厉害,但是,老于将军和小于将军都非常的克制。
基本上做到了,你不惹我,我就不打你,你敢惹我,一定把你打服。
所以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对老于将军和小于将军都非常的忍让。
逢年过节要派人送礼,每次送礼数量都不能少了。
自己这边有什么人员调动军事部署,提前就得,派人去海口,就像请示一样报告于将军。
生怕有什么行动引起误会,被于家军一把鲁到广州,鲁到昆明去。
说实在的,老于将军和小于将军实际上可以算是战术白痴。
他们打仗从来都是一股鲁过去,或者说一把莽过去,根本没有兵法。
不知道是不会,还是不屑于用这些阴谋诡计。
根本没有什么战术穿插,也没有什么迂回包抄,更没有悄悄的埋伏起来,打你个措手不及。
他们的战术就是我防守你进攻,你不进攻,那我就进攻。
你2000人,我3000人,我进攻你。
你5000人,我3000人,还是我进攻你。
你一万,我3000,你要是不进攻我,还是我进攻你。
而按照戚继光的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队伍在敌人进攻的时候,那真的是岿然不动。
无论是用骑兵突袭,还是重步兵突破,要不就靠着人多,直接把这3000人包围起来。
没有一种方法能把他们的防线突破。
根据各种资料以及道听途说,我觉得于家军的战斗力,实际上比戚继光那个时候的部队还要强一些。
因为戚继光时代的火器,没有现在的火器威力那么大。
当时,戚继光在北方打蒙古人的时候,所带的部队火器种类非常繁多。
有三眼铳,有一窝蜂,还有虎蹲炮,火铳。
而现在于家军只用虎蹲炮和西班牙大火绳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