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底蕴深厚,难道大秦就没有深厚的底蕴吗?大秦是各国之首,深思熟虑的霸主。
当初百家的联合策略,正是基于大秦的实力构想。
原以为世家与百家的合作足以为大秦制造平衡。
然而,耀辰的举动再次打乱了他们的布局,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介入,否则,这个世界将不再属于他们。
“前辈,荀子是否是三晋荀氏一脉。”
“荀子的身份一直是个谜,无人知晓,他自己也从未提及。”
“果然不愧是儒家仅存的老狐狸,深思熟虑得令人叹服。”
耀辰始终未能探查出荀子的真实身份,他的公开身份经不起深入调查。
恰恰是无人深究,这引人深思。
耀辰这次成功逆转,使六国残余势力惊惧不已。
原本蠢蠢欲动的农门,在目睹耀辰摧枯拉朽般摧毁项氏的支柱后,立刻收敛了爪牙。
他们为自己又一次逃脱灾难而庆幸。
在民间,号称门徒众多的农学派系素以良莠不齐闻名于世,而墨家子弟却以精锐着称,即便在燕丹领军时期,其核心力量也未曾有所削弱。
尽管燕丹仅掌控了墨家四分之一的力量,但他执掌着墨家中枢——机关城,凭借崇高的道义地位,各分支对总部的忠诚不容置疑。
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甚至可能响应燕丹的号召。
项氏一族的精英折损过半,如同断了筋骨,战斗力大减。
儒家转向支持大秦,不再与六国遗族有任何瓜葛,这无疑加大了他们复国之路的困难。
未来,指望儒家提供资金援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大秦绝非昔日六国的软弱之辈。
若敢心口不一,儒家必会遭受秦朝无情的反制,尤其是在赢耀的铁腕统治下,后果更为严峻。
赢耀的巡游犹如一场梦魇,所到之处,世家贵族无不俯首帖耳,无人敢于挑衅。
他所规划的驰道,需穿越险峻的天险一线天,并在此设立三晋物流中心。
世人或许会对赢耀的能力和财力产生疑问,但世家和百家对此深信不疑。
他们清楚赢耀早已破解了开山辟路的难题,专家们对此早已精心布局,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一线天两侧百里之内,道路已基本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