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旨意,公子自会明白。”
李斯宣读完毕,众人皆因圣旨的内容而震惊。
原来,嬴政并未将皇子们安置在御史或少府,而是巧妙地分散了他们的权力,看似荣耀,实则无实权。
唯有将闾和公子武,依旧坚守着城防军的指挥和少府的职务。
幸运的是,扶苏虽多职在身,但尚能维持平衡,既是少府的一员,又是监察署的代表。
李斯暗自庆幸自己站在公子高的阵营,否则他作为中车府令的职位可能难保,仅保留了执行符玺令的权限。
符玺令的地位,如同后世的宫廷总管,如今的削减无疑削弱了赵高的影响力。
在赢耀眼中,失去掌印的赵高,篡位之路变得更加艰难。
历史上,赵高能伪造圣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的符玺令权。
如今,这一权力的剥夺,使他的一切企图显得荒谬。
荀子赞叹道:“陛下深思熟虑……”实际上,嬴政此举是为了保护皇子,而非置他们于死地。
少府负责皇室内部事务,而监察署则更多是口舌之争,权力分散,对赢耀的威胁相对较小。
李斯心中担忧,胡亥可能会因此不满而反击。
作为已知的天命修行者,胡亥的反应让李斯感到不安,他已经察觉到胡亥对他的疏远。
帝国的核心部门如今牢牢掌握在嬴政亲信手中,世家和诸子百家已被边缘化。
淳于越苦笑,质问:“难道我淳于一族就没有生存空间了吗。”
尽管外界求助声不断,但荀子的存在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若无儒家的庇护,淳于家的存亡危在旦夕。
荀子一直在观察赵高的行动,此人阴险狡猾,擅长算计,善于利用他人之力。
在人心揣测上,他是当世罕见的高手。
赵高简洁地交谈几句后,匆匆离去,继续前往其他公子府邸传达旨意。
荀子低声感叹:“陛下果决,高明至极。”
这是在切断世家和百家的根基,让他们在官场上无立足之地。
在场的人都是聪明人,立刻领悟了这句话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