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恩泽普施

李斯、王绾以及诸多秦地世家,面对武将们的行动,他们不得不顺应潮流。

因为这是帝国不可逆转的趋势,嬴耀的局势已稳固,各种条件趋于成熟,正是改革的最佳时机。

分封政策的受益者广泛,包括世家子弟,除嫡系外的旁支几乎都站在支持的一边。

这种广泛的拥护使得帝国家族体系的财富分配成为焦点,其中世家的问题尤为突出,也是当前最严峻的问题。

商人们也明白,回归过去的世家体系已无可能,因为嬴耀的改革目标远不止于此,而是指向全体国民。

因此,继承法应运而生,它旨在调整财产分配,伴随着分封制度的实行,一些大臣纷纷上书表达意见,如张居正、主父偃、晁错和王安石等。李斯等人清楚,推行分封已是必然。

任何试图阻挡的力量都将被无情镇压,正如嬴耀魔王的称号,那是血与铁铸就的警示。

面对反对的声音,嬴耀的笑容里没有丝毫担忧。

张居正等人早就在暗中布局,监督院的海瑞更是对世家和豪族虎视眈眈,相关部门正全面搜集相关资料。

今日的会议,所有军政要员无一缺席,尉缭,作为大都督府的重要人物,挺身而出,语气庄重:“陛下,我等已收到各地将领的反馈,他们一致支持分封政策,坚决执行您的命令,这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家族,都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支持。

虽然魏家的名字可能对一些人来说略感陌生,但他们的家主尉缭却是无人不知的人物。

他曾因魏国的排斥而投奔大秦,为了家族安全,他改名尉缭。

如今大秦一统,魏家毫不犹豫地推举尉缭为新的家主。

尉缭在大秦的名声早已响亮,他干脆省去了姓氏,只以“尉缭”自称。

同样的,李斯作为新兴世族的代表,与王绾一道,共同表示赞同张居正等人的分封提案。

在皇朝的重大决策中,这无疑是最受瞩目的议题,是今年朝廷的核心策略和国策。

白起的立场虽微妙,却是影响最小的一环,他在与官府断绝联系后,亲族与公孙氏族的关系也随之疏远。

公孙氏族舍弃白起,其背后蕴含着深层的意图,白起对六国的冲击过于深远,尤其是在皇朝局势动荡之际,他们担心世族联合作乱。

然而,公孙氏试图重新接纳白起回归族谱,却遭到了他的坚决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