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谈过恋爱的方明躺在罗晓芸的怀里,闻着少女的体香,产生了异样的兴奋。不禁睁开眼睛。哇塞!好俊俏好漂亮,妥妥的美女一枚。本来就唇红齿白,天生丽质,刚才又精心打扮了一番,更是粉面桃腮,摄人魂魄。
“这么漂亮的姑娘,原主竟想逃婚,真是暴殄天物。”方明心里骂道。
可原主铁了心要抛弃姑娘,姑娘对原主怎么还是这么痴迷,这么死心塌地呢?方明努力搜寻记忆中原主的点点滴滴。
……
1969年,响应老人家“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原主满怀一腔热血从帝都来到了晋西省榆县红旗公社一个叫做向阳寨的山沟当了一名知青。
正应了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说辞。
来到向阳寨,原主才感觉到以前心中美好的东西,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竟被击的粉碎。
来到这里,村民们并不欢迎他们。
乡下人有乡下人的惯性思维。其实道理很简单,村民们也是完全从自己切身利益上考虑的。在那个年代,有限的土地、有限的收入,本来每天就吃个半饱,人人饿的前胸贴后背。知青的到来,自然又要多添上几张嘴巴。
同样多的粮食,却多了十几条分粮的口袋,他们想当然的认为知青是在跟他们抢食吃,完全是给他们增加额外的负担。
原主来的地方又是榆县条件最艰苦的地区,海拔2000多米,温差大,能种的农作物只有玉米,谷子和高粱,小麦很少。而且产量都很低,粮食单产还不足百斤。
如此恶劣的环境,生产队每年上交了公粮便所剩无几,村民们都是半年粮食半年糠的艰难生活着。突然增添的人口无异于让他们雪上加霜,没有抵触情绪才见鬼了呢!
这些城里来的孩子,哪干过什么农活,刚开始,只能干点工分少的活计。
可农村年底分粮是以工分来计算的。工分少,分到的粮食数量自然就少。可想而知,知青们比起村民们来更要忍饥挨饿。
家庭条件好些的知青,父母还能时常寄些吃食过来,而那些生活困难家庭的知青就倒霉了,只能干扛干熬,凭着意志生存了。
原主方明家庭条件本来还算可以,可他下乡不久,父母就被下放了,也不知“发配”到什么地方。一个小妹妹正在上初中,自个还自顾不暇,显然没有能力帮助她的哥哥。
这样原主方明只能饥一顿饱一顿地苟且着。下乡不到一年,人就瘦了二十多斤,原本白净帅气的面庞也变成蜡黄色,圆润的下巴更是抽搐成枣核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