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被赵王召见的时间最长,这是有目共睹的,众人也好奇卜算子怎么在里面待了这么长时间。
“赵王与卜尚书在商讨追封追谥赵王的生母和外祖父祖母几个舅舅的事宜。”
原来如此啊。
“卜尚书还因为一个人的追谥与赵王发生争执,最后卜尚书把先帝搬了出来,赵王这才作罢。”
“我当时怀疑是卜尚书故意拿追封追谥的事情来拖延时间,甚至故意不同意赵王追谥与之争执,以转移赵王的注意力,寻找投毒的机会。”
“因为这么做明显有故意的嫌疑,后来卜尚书说,是大皇子要他这么做的。”
韩王狠狠瞪了卜算子一眼,后者耷拉着脑袋,装聋作哑。
“卜尚书把韩王搬了出来,我并没有把卜尚书的嫌疑排除掉,因为很有可能卜尚书说的是半真半假。”
“诸位,知道什么样的谎言最难辨别吗?就是谎言里有真话,但又不全是真话,这种情况很容易蒙混过关。”
“让人产生一种找出真相的错觉,而事实上,很多情况下,这是一种丢车保帅的策略。”
“我当时就怀疑,毒还是卜尚书下的,不过为了让故意拖延时间这个漏洞,看起来合情合理,卜尚书不得已把韩王推了出来。”
“同时,我还感觉到卜尚书这么说,是在向我暗示什么?”
所有人都在想,这能有什么可暗示的?
“诸位,之前在下有幸曾与韩王饮宴,当时卜尚书也在场,韩王当场向在下允诺,可以让在下创建的一真道成为梁国国教,任命在下为国师。”
所有人,包括太后全都看向大皇子,这不是皇帝才有的权力吗?
“孤当时的意思是说,要向赵王举荐你做国师,是举荐。”
韩王的辩白苍白无力,心中对林晓意见大了,这事儿怎么能宣之于众呢?
林晓没有搭理韩王,继续分析。
“所以,我当时认为这些都是韩王与卜尚书提前谋划好的,如果韩王没有找到下毒的机会,那就由后面的卜尚书以追封追谥拖延时间,甚至不惜顶撞赵王这个马上就要登上皇位的皇帝,主动制造下毒的机会。”
“这样就是双保险,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投毒成功。”
这太合理了啦,要不是林晓已经说了赵王是自殒,大家绝对相信,韩王和卜算子合谋害死了赵王。
赵王和卜算子额头冒汗,备受煎熬,太后也用充满杀意的眼神看向二人。
太后现在对林晓提出的赵王自殒的说法有了深深的怀疑。
“为了验证我判断正确与否,我用了一个方法来进行测试。”
“如果真是二人合谋共犯,哪怕二人之前订立了攻守同盟,在这个方法的测试下,也会乖乖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