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还想再争取一下。
侍立的太监喝道:“昌恩伯,退下!”
老魏只好爬起来,退出去了,他不敢不走,再黏扯下去,板子就烀腚上了!
坐在这里议事的宋王和那些大臣们,不会同情昌恩伯,但是都对赵长东的事情表示了担忧。
宋王对赵长东的事情是最关心的,永兴府之行带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如果任由赵长东自由发展,将来的天下就不再是自己家的了。
“大哥,赵长东的狼子野心暴露出来了,他占领了边关,无后顾之忧,必然就会南下,我们不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将来悔之晚矣。”
“那你说应该如何应对?征讨赵长东的兵马从哪里来?
各个州府的军队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
吃空额、吃空饷的比比皆是。每个州府的一万兵马定额,如今连一半都没有。
士兵们的武器装备根本就不能和赵长东的军队比。要讨伐赵长东,只能动用京营的兵马。钱粮从哪里来?”
宋王和众位大臣卡巴卡巴眼睛,钱粮从哪里来他们不知道,但是钱粮到哪里去了,他们是知道的,只是他们不说。
大顺王朝去年难得的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有了粮食的底气,各种矿业、工业、纺织业都发展的红红火火的,可是增产增收的粮食和银子,并没有到朝廷的手里。哪去了?
都落到了地方豪绅和世家大族的手里,其中就包括在座的这些大臣们,这些大臣们都是世家豪族出来的,他们就是那些世家豪绅的代言人。
平民百姓出身的那些举子、进士一类的读书人,京城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
大顺朝已经快要腐烂到底了,皇上对豪门世家毫无办法,皇上敢动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合起伙来造反。
皇上不动他们,他们就只管升官发财,壮大自己的家族,至于大顺朝会不会灭亡,关他们什么事儿?
换一个人做皇帝还不是一样得依靠世家豪门的支持?他还能把天下所有的世家豪门都灭了不成?
坐山观虎斗是他们的拿手好活,等到双方打得两败俱伤,他们的话语权不就来了吗?
他们绝对想不到,有一天赵长东的兵马南下的时候,他们的一切都化为了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