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2)

这次起跑,完美!徐卓亦在心里为自己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秦伟博的感觉也很好,身体大量分泌的多巴胺和内啡肽让秦伟博这个竞赛型选手陷入到一种亢奋之中,以往起跑他都要比徐卓亦略慢一点的,今天两人竟然能并驾齐驱。

曾健航感觉自己的状态也是从未有过的轻松,甚至有种想要出去逐日的冲动。

场上四人师出同门,采用的都是7步跨栏和左腿攻栏,所以一开始动作的一致性非常好,看起来赏心悦目。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7步跨栏:在110米的跑道上共有10个栏架,每个栏架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都是9.14米。而?从起跑线到第一个栏架的距离是13.72米,从最后一个栏架到终点线的距离是14.02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谓7步跨栏并不是全程都使用7步,而是特指在起跑后至第一个栏架的这一段距离里运动员所选择的步数。

孙教练和刘祥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早就把7步跨栏发展得非常成熟。

四个人都是一样的7步跨栏,所以步幅都大差不差,但夏沫的步频却要高上那么一点点,前几步还不明显,到了后面明显就不再同步了。

就是这一点点的差别,即便夏沫在起步阶段吃了亏,但仍然在第一栏攻栏之前追平了曾健航,随后几乎和徐卓亦、秦伟博同时开始起腿攻栏。

夏沫的摆动腿一抬,远处的孙教练就频频颔首,经过孙教练的调教,夏沫的技术细节明显更靠近刘祥了,尤其是下栏技术,很有点刘祥成名的“剪刀腿”那味了。

很多跨栏选手在摆动腿上去以后习惯性地就在栏上飘,动作看上去飘逸好看,实际上完全是花拳绣腿,白白在栏上浪费时间。

而“剪刀腿”就是在下栏时摆动腿积极下压,起跨腿加速向前提拉,以髋关节为轴完成两腿剪绞。几乎是一过栏摆动腿就要着地。

“剪刀腿”是刘祥的独家技术,也是他能不断创造历史的关键所在。师兄弟四个走的都是同一条技术路线,但彼此间却高下立判。

夏沫攻栏凶猛,起跨角度小,下栏着地角大,腾空时间和位移短,使得他在跨栏过程中能够迅速恢复速度。更重要的是,普通人需要整只脚面全掌着地,以便承受庞大的身体压力,而孙教练却要求他们像刘翔那样掌握强大的踝关节力量,在前半个脚掌着地后就要稳稳地撑住身体,不等脚后跟放下,后面那条起跨腿就必须收回来,迈出下栏后的第一步。

徐卓亦的动作节奏感很好,踝关节也相对有力。是除了夏沫以外,在跨栏技术上的精细性上做得最到位的。

秦伟博的技术倒还可以,只是肌肉质量不算太好,在踝关节的支撑高度上有欠缺。

曾健航的跨栏技术最粗糙,也许是跟他曾受过伤有关。他的起跨距离比较近,造成攻栏时起跨角度较大,腾空高度升高,过栏时间延长,过栏速度下降。